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相关信息
魏收
相关信息: 收藏

 

        魏收(505年~572年)北齐文学家、史学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仕魏除太学博士,历官散骑侍郎等,编修国史。入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官至尚书右仆射,位特进。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

生平介绍
        魏收,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他在北魏末年节闵帝普泰元年(531年)就担负了皇家的“修国史”的工作,这时他才二十六岁。东魏时,他担任过一些重要官职,但始终兼任史职,负责修史。北齐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这距他开始接触有关魏史的工作,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当时,文宣帝高洋对他说:“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高洋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怎么样,但他能讲出这样的话,也是难得的。魏收撰《魏书》,可以直接继承、借鉴的文献并不多。据他自己说,可资参考者,主要有邓渊的《代记》十余卷,崔浩的编年体《国书》(一称《国记》),李彪改编年体为纪、表、志、传综合体国史等,但这些都不是完整的成品;再就是邢峦、崔鸿、王遵业等撰孝文帝以下三朝《起居注》和元晖业撰的《辨宗室录》;其余就是当时还能见到的有关谱碟、家传。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帝纪十四篇,列传九十六篇,志二十篇。魏收自认为是“勒成一代大典”的盛事。
        《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共一百二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情况,书中都有较详尽的交待。其二十卷志尤有价值,从东汉初班固修《汉书》到唐初修《五代史志》近六百年间,《魏书》以外的各纪传体史书中或根本没有书志部分,或虽有书志,但缺少刑法、食货等重要内容,《魏书》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官氏志》针对北魏政权的特殊情况记录北魏官制,兼及拓跋部所属各部原有姓氏与所改的汉姓。《刑罚志》记载北魏政权司法制度,对于北魏各族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斗争做了如实报导,据不完全统计,见于《魏书》的各族人民起义达一百三十馀次之多。《食货志》对于北魏的均田制有详细记述,为后人研究北魏的土地制度,提供了可贵的材料。《释老志》是《魏书》首创,记载了佛道两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及其变革,对于佛教发展的记述尤详,可看作是一部中国佛教简史。《魏书》历来为人所诟病处在于其矫饰之过,但作为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著作,仍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二卷,列传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魏澹《后魏书》、李延寿《北史》、《高氏小史》等补足。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有点校本。

历史记载
《北史·魏收传》文载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人也。曾祖缉,祖韶。父子建,字敬 忠,赠仪同、定州刺史。收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 艺自达。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坐板床, 随树阴讽诵,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初除太学博士。及尔朱荣于河阴滥害朝士,收亦在围中,以日晏获免。吏部尚书李神隽重收才学, 奏授司徒记室参军。永安三年,除北主客郎中。节闵帝立,妙简近侍,诏试收为 《封禅书》,收下笔便就,不立稿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时黄门郎贾思同侍 立,深奇之,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迁散骑侍郎,寻敕典起居注, 并修国史,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
        孝武初,又诏收摄本职。文诰填积,事咸称旨。黄门郎崔?从齐神武入朝, 熏灼于世,收初不诣门。?为帝登阼赦,云“朕托体孝文”,收嗤其率直。正员 郎李慎以告之,?深愤忌。时节闵帝殂,令收为诏。?乃宣言:收普泰世出入帏 幄,一日造诏,优为词旨,然则义旗之士尽为逆人;又收父老合解官归侍,南台 将加弹劾,赖尚书辛雄为言于中尉綦俊,乃解。收有贱生弟仲同,先未齿录,因 此怖惧,上籍,遣还乡扶侍。孝武尝大发士卒,狩于嵩少之南旬有六日。时天寒, 朝野嗟怨。帝与从官及诸妃主,奇伎异饰,多非礼度。收欲言则惧,欲默不能已, 乃上《南狩赋》以讽焉,时年二十七,虽富言淫丽,而终归雅正。帝手诏报焉, 甚见褒美。郑伯谓曰:“卿不遇老夫,犹应逐兔。” 初,神武固让天柱大将军,魏帝敕收为诏,令遂所请。欲加相国,问品秩, 收以实对,帝遂止。收既未测主相之意,以前事不安,求解,诏许焉。久之,除 帝兄子广平王赞开府从事中郎,收不敢辞,乃为《庭竹赋》以致己意。寻兼中书 舍人,与济阴温子升、河间邢子才齐誉,世号三才。时孝武猜忌神武,内有间隙, 收遂以疾固辞而免。其舅崔孝芬怪而问之,收曰:“惧有晋阳之甲。”寻而神武 南上,帝西入关。
        收兼通直散骑常侍,副王昕使梁,昕风流文辩,收辞藻富逸,梁主及其群臣 咸加敬异。先是南北初和,李谐、卢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所重。
        至此,梁主称曰:“卢、李命世,王、魏中兴,未知后来复何如耳?”收在馆, 遂卖吴婢入馆,其部下有卖婢者,收亦唤取,遍行奸秽,梁朝馆司皆为之获罪。
        人称其才而鄙其行。在途作《聘游赋》,辞甚美盛。使还,尚书右仆射高隆之求 南货于昕、收,不能如志,遂讽御史中尉高仲密禁止昕、收于其台,久之得释。
        及孙搴死,司马子如荐收,召赴晋阳,以为中外府主簿。以受旨乖忤,频被 嫌责,加以棰楚,久不得志。会司马子如奉使霸朝,收假其余光。子如因宴戏言于神武曰:“魏收天子中书郎,一国大才,愿大王借以颜色。”由此转府属,然未甚优礼。
        收从叔季景,有才学,历官著名,并在收前,然收常欺忽。季景、收初赴并,顿丘李庶者,故大司农谐之子也,以华辩见称,曾谓收曰:“霸朝便有二魏。” 收率尔曰:“以从叔见比,便是耶输之比卿。”耶输者,故尚书令陈留公继伯之子也,愚痴有名,好自入市肆,高价买物,商贾共所嗤玩。收忽季景,故方之, 不逊例多如此。
        收本以文才,必望颖脱见知,位既不遂,求修国史。崔进为言于文襄曰: “国史事重,公家父子霸王功业,皆须具载,非收不可。”文襄启收兼散骑常侍, 修国史。武定二年,除正常侍,领兼中书侍郎,仍修史。魏帝宴百僚,问何故名 人日,皆莫能知。收对曰:“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 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时邢邵亦在 侧,甚恧焉。自魏、梁和好,书下纸每云:“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梁 后使,其书乃云“彼”字,自称犹著“此”,欲示无外之意。收定报书云:“想 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梁人复书,依以为体。后神武入朝,静帝授相国,固 让,令收为启。启成呈上,文襄时侍侧,神武指收曰:“此人当复为崔光。”四 年,神武于西门豹祠宴集,谓司马子如曰:“魏收为史官,书吾等善恶,闻北伐 时,诸贵常饷史官饮食,司马仆射颇曾饷不?”因共大笑。仍谓收曰:“卿勿见 元康等在吾目下趋走,谓吾以为勤劳,我后世身名在卿手,勿谓我不知。”寻加 兼著作郎。
        收昔在洛京,轻薄尤甚,人号云“魏收惊蛱蝶。”文襄曾游东山,令给事黄 门侍郎颢等宴。文襄曰:“魏收恃才无宜适,须出其短。”往复数番,收忽大唱 曰:“杨遵彦理屈已倒。”愔从容曰:“我绰有馀暇,山立不动,若遇当涂,恐 翩翩遂逝。”当涂者魏,翩翩者蛱蝶也。文襄先知之,大笑称善。文襄又曰: “向语犹微,宜更指斥。”愔应声曰:“魏收在并作一篇诗,对众读讫,云: ‘打从叔季景出六百斛米,亦不辨此。’远近所知,非敢妄语。”文襄喜曰: “我亦先闻。”众人皆笑。收虽自申雪,不复抗拒,终身病之。侯景叛入梁,寇南境,文襄时在晋阳,令收为檄五十馀纸,不日而就。又檄 梁朝,令送侯景,初夜执笔,三更便成,文过七纸。文襄善之。魏帝曾季秋大射, 普令赋诗,收诗末云:“尺书征建邺,折简召长安。”文襄壮之,顾诸人曰: “在朝今有魏收,便是国之光采。雅俗文墨,通达纵横,我亦使子才、子升时有 所作,至于词气,并不及之。吾或意有所怀,忘而不语,语而不尽,意有未及, 收呈草皆以周悉,此亦难有。”又敕兼主客郎,接梁使谢珽、徐陵。侯景既陷梁, 梁鄱阳王范时为合州刺史,文襄敕收以书喻之。范得书,仍率部伍西上,刺史崔 圣念入据其城。文襄谓收曰:“今定一州,卿有其力,犹恨‘尺书征建邺’未效 耳。”文襄崩,文宣如晋阳,令与黄门郎崔季舒、高德正、吏部郎中尉瑾于北第掌 机密。转秘书监,兼著作郎,又除定州大中正。时齐将受禅,杨愔奏收置之别馆, 令撰禅代诏册诸文,遣徐之才守门不听出。天保元年,除中书令,仍兼著作郎, 封富平县子。
        二年,诏撰魏史。四年,除魏尹,故优以禄力,专在史阁,不知郡事。初, 帝令群臣各言尔志,收曰:“臣愿得直笔东观,早成《魏书》。”故帝使收专其 任。又诏平原王高隆之总监之,署名而已。帝敕收曰:“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 武诛史官。”始魏初邓彦海撰《代记》十馀卷,其后崔浩典史,游雅、高允、程 骏、李彪、崔光、李琰之徒世修其业。浩为编年体,彪始分作纪、表、志、传, 书犹未出。宣武时,命邢峦追撰《孝文起居注》,书至太和十四年,又命崔鸿、王遵业补续焉。下讫孝明,事甚委悉。济阴王晖业撰《辨宗室录》三十卷。收于 是与通直常侍房延佑、司空司马辛元植、国子博士刁柔、裴昂之、尚书郎高孝干 专总斟酌,以成《魏书》。辨定名称,随条甄举,又搜采亡遗,缀续后事,备一 代史籍,表而上闻之。勒成一代大典:凡十二纪,九十二列传,合一百一十卷。五年三月奏上之。秋,除梁州刺史。收以志未成,奏请终业,许之。十一月,复 奏十志:《天象》四卷,《地形》三卷,《律历》二卷,《礼乐》四卷,《食货》 一卷,《刑罚》一卷,《灵徵》二卷,《官氏》二卷,《释老》一卷,凡二十卷, 续于纪传,合一百三十卷,分为十二帙。其史三十五例,二十五序,九十四论, 前后二表一启焉。
        所引史官,恐其凌逼,唯取学流先相依附者。房延佑、辛元植、眭仲让虽夙 涉朝位,并非史才。刁柔、裴昂之以儒业见知,全不堪编缉。高孝干以左道求进。
        修史诸人祖宗姻戚多被书录,饰以美言。收性颇急,不甚能平,夙有怨者,多没 其善。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初, 收在神武时为太常少卿,修国史,得阳休之助,因谢休之曰:“无以谢德,当为 卿作佳传。”休之父固,魏世为北平太守,以贪虐为中尉李平所弹获罪,载在 《魏起居注》。收书云:“固为北平,甚有惠政,坐公事免官。”又云:“李平 深相敬重。”尔朱荣于魏为贼,收以高氏出自尔朱,且纳荣子金,故减其恶而增 其善,论云:“若修德义之风,则韩、彭、伊、霍,夫何足数。” 时论既言收著史不平,文宣诏收于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前后投诉百 有馀人,云“遗其家世职位”,或云“其家不见记录”,或云“妄有非毁”。收 皆随状答之。范阳卢斐父同附出族祖玄传下,顿丘李庶家传称其本是梁国家人, 斐、庶讥议云:“史书不直”。收性急,不胜其愤,启诬其欲加屠害。帝大怒, 亲自诘责。斐曰:“臣父仕魏,位至仪同,功业显著,名闻天下,与收无亲,遂 不立传。博陵崔绰,位止本郡功曹,更无事迹,是收外亲,乃为《传》首。”收 曰:“绰虽无位,名义可嘉,所以合传。”帝曰:“卿何由知其好人?”收曰: “高允曾为绰赞,称有道德。”帝曰:“司空才士,为人作赞,正应称扬。亦如 卿为人作文章,道其好者岂能皆实?”收无以对,战栗而已。但帝先重收才,不 欲加罪。时太原王松年亦谤史,及斐、庶并获罪,各被鞭配甲坊,或因以致死,卢思道亦抵罪。然犹以群口沸腾,敕魏史且勿施行,令群官博议,听有家事者入 署,不实者陈牒。于是众口喧然,号为“秽史”,投牒者相次,收无以抗之。时 左仆射杨愔、右仆射高德正二人势倾朝野,与收皆亲,收遂为其家并作传。二人 不欲言史不实,抑塞诉辞,终文宣世更不重论。又尚书陆操尝谓愔曰:“魏收 《魏书》可谓博物宏才,有大功于魏室。”愔谓收曰:“此谓不刊之书,传之万 古。但恨论及诸家枝叶亲姻,过为繁碎,与旧史体例不同耳。”收曰:“往因中 原丧乱,人士谱牒,遗逸略尽,是以具书其支流。望公观过知仁,以免尤责。” 八年夏,除太子少傅、监国史,复参议律令。三台成,文宣曰:“台成须有 赋。”愔先以告收,收上《皇居新殿台赋》,其文甚壮丽。时所作者,自邢邵已 下咸不逮焉。收上赋前数日乃告邵。邵后告人曰:“收甚恶人,不早言之。”帝 曾游东山,敕收作诏,宣扬威德,譬喻关西,俄顷而讫,词理宏壮。帝对百僚大 嗟赏之。仍兼太子詹事。收娶其舅女,崔昂之妹,产一女,无子。魏太常刘芳孙 女,中书郎崔启师女,夫家坐事,帝并赐收为妻,时人比之贾充置左右夫人。然 无子。后病甚,恐身后嫡媵不平,乃放二姬。及疾瘳追忆,作《怀离赋》以申意。
        文宣每以酣宴之次,云:“太子性懦,宗社事重,终当传位常山。” 收谓杨愔曰: “古人云,太子国之根本,不可动摇。至尊三爵后,每言传位常山,令臣下疑贰。
        若实,便须决行。此言若戏,魏收既忝师傅,正当守之以死,但恐国家不安。” 愔以收言白于帝,自此便止。帝数宴喜,收每预侍从。皇太子之纳郑良娣也,有 司备设牢馔,帝既酣饮,起而自毁覆之。仍诏收曰:“知我意不?”收曰:“臣 愚谓长娣既东宫之妾,理不须牢,仰惟圣怀,缘此毁去。”帝大笑,握收手曰: “卿知我意。”安德王延宗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 二石榴于帝前。问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收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 母欲子孙众多。”帝大喜,诏收“卿还将来”,仍赐收美锦二匹。十年,除仪同 三司。帝在宴席,口敕以为中书监,命中书郎李愔于树下造诏。愔以收一代盛才, 难于率尔,久而未讫。比成,帝已醉醒,遂不重言,愔仍不奏,事竟寝。
        及帝崩于晋阳,驿召收及中山太守阳休之参议吉凶之礼,并掌诏诰。仍除侍 中,迁太常卿。文宣谥及庙号、陵名,皆收议也。及孝昭居中宰事,命收禁中为 诸诏文,积日不出。转中书监。皇建元年,除兼侍中、右光禄大夫,仍仪同、监 史。收先副王昕使梁,不相协睦。时昕弟晞亲密。而孝昭别令阳休之兼中书,在 晋阳典诏诰,收留在邺。盖晞所为,收大不平,谓太子舍人卢询祖曰:“若使卿 作文诰,我亦不言。”又除祖珽为著作郎,欲以代收。司空主簿李翥,文词士也, 闻而告人曰:“诏诰悉归阳子烈,著作复遣祖孝徵,文史顿失,恐魏公发背。” 于时诏议二王三恪,收执王肃、杜预义,以元、司马氏为二王,通曹备三恪。诏 诸礼学之官,皆执郑玄五代之议。孝昭后姓元,议恪不欲广及,故议从收。又除 兼太子少傅,解侍中。
        帝以魏史未行,诏收更加研审。收奉诏,颇有改正。及诏行魏史,收以为直 置秘阁,外人无由得见,于是命送一本付并省,一本付邺下,任人写之。
        大宁元年,加开府。河清二年,兼右仆射。时武成酣饮终日,朝事专委侍中高元海。元海凡庸,不堪大任,以收才名振俗,都官尚书毕义云长于断割,乃虚 心倚仗。收畏避不能匡救,为议者所讥。帝于华林别起玄洲苑,备山水台观之丽, 诏于阁上画收,其见重如此。
        始收比温子升、邢邵稍为后进,邵既被疏出,子升以罪幽死,收遂大被任用, 独步一时。议论更相訾毁,各有朋党。收每议陋邢邵文。邵又云:“江南任昉, 文体本疏,魏收非直模拟,亦大偷窃。”收闻乃曰:“伊常于《沈约集》中作贼, 何意道我偷任昉。”任、沈俱有重名,邢、魏各有所好。武平中,黄门郎颜之推 以二公意问仆射祖珽,珽答曰:“见邢、魏之臧否,即是任、沈之优劣。”收以温子升全不作赋,邢虽有一两首,又非所长,常云:“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
        唯以章表碑志自许,此外更同儿戏。”自武定二年已后,国家大事诏命,军国文 词,皆收所作。每有警急,受诏立成,或时中使催促,收笔下有同宿构,敏速之 工,邢、温所不逮,其参议典礼,与邢相埒。
        既而赵郡公增年获免,收知而过之,事发除名。其年又以托附陈使封孝琰, 牒令其门客与行,遇昆仑舶至,得奇货猓然褥表、美玉盈尺等数十件,罪当流, 以赎论。三年,起除清都尹。寻遣黄门郎元文遥敕收曰:“卿旧人,事我家最久, 前者之罪,情在可恕。比令卿为尹,非谓美授,但初起卿,斟酌如此。朕岂可用 卿之才而忘卿身,待至十月,当还卿开府。”天统元年,除左光禄大夫。二年, 行齐州刺史,寻为真。
        收以子侄少年,申以戒厉,著《枕中篇》,其词曰: 吾曾览管子之书,其言曰:“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 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追而味之,喟然长息。若 夫岳立为重,有潜戴而不倾;山藏称固,亦趋负而弗停;吕梁独浚,能行歌而匪 惕;焦原作险,或跻踵而不惊;九陔方集,故眇然而迅举;五纪当定,想窅乎而 上征。苟任重也有度,则任之而愈固;乘危也有术,盖乘之而靡恤。彼期远而能 通,果应之而可必。岂神理之独尔,亦人事其如一。呜呼!处天壤之间,劳死生 之地,攻之以嗜欲,牵之以名利,粱肉不期而共臻,珠玉无足而俱致;于是乎骄 奢仍作,危亡旋至。然则上知大贤,唯几唯哲,或出或处,不常其节。其舒也济 世成务,其卷也声销迹灭。玉帛子女,椒兰律吕,谄谀无所先;称肉度骨,膏唇 挑舌,怨恶莫之前。勋名共山河同久,志业与金石比坚。斯盖厚栋不桡,游刃砉 然。逮于厥德不常,丧其金璞。驰骛人世,鼓动流俗。挟汤日而谓寒,包溪壑而 未足。源不清而流浊,表不端而影曲。嗟乎!胶漆谓坚,寒暑甚促。反利而成害, 化荣而就辱。欣戚更来,得丧仍续。至有身御魑魅,魂沉狴狱。讵非足力不强, 迷在当局。孰可谓画戒前倾,人师先觉。
        闻诸君子,雅道之士,游遨经术,厌饫文史。笔有奇锋,谈有胜理。孝悌之 至,神明通矣。审道而行,量路而止。自我及物,先人后己。情无系于荣悴,心 靡滞于愠喜。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言行相顾,慎终犹始。有一于斯, 郁为羽仪。恪居展事,知无不为。或左或右,则髦士攸宜;无悔无吝,故高而不 危。异乎勇进忘退,苟得患失,射千金之产,邀万钟之秩,投烈风之门,趣炎火 之室,载蹶而坠其贻宴,或蹲乃丧其贞吉。可不畏欤!可不戒欤! 门有倚祸,事不可不密;墙有伏寇,言不可而失。宜谛其言,宜端其行。言 之不善,行之不正,鬼执强梁,人囚径廷。幽夺其魄,明夭其命。不服非法,不 行非道。公鼎为己信,私玉非身宝。过缁为绀,逾蓝作青。持绳视直,置水观平。时然后取,未若无欲。知止知足,庶免于辱。是以为必察其几,举必慎于微。知 几虑微,斯亡则稀。既察且慎,福禄攸归。昔蘧瑗识四十九非,颜子几三月不违。跬步无已,至于千里。覆一篑进,及于万仞。故云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可大可 久,与世推移。月满如规,后夜则亏。槿荣于枝,望暮而萎。夫奚益而非损,孰 有损而不害?益不欲多,利不欲大。唯居德者畏其甚,体真者惧其大。道尊则群 谤集,任重而众怨会。其达也则尼父栖遑,其忠也而周公狼狈。无曰人之我狭, 在我不可而覆。无曰人之我厚,在我不可而咎。如山之大,无不有也;如谷之虚, 无不受也;能刚能柔,重可负也;能信能顺,险可走也;能知能愚,期可久也。周庙之人,三缄其口。漏卮在前,欹器留后。俾诸来裔,传之坐右。
        其后群臣多言魏史不实,武成复敕更审,收又回换。遂为卢同立传,崔绰返 更附出。杨愔家传,本云“有魏以来一门而已”,至是改此八字;又先云“弘农华阴人”,乃改“自云弘农”以配王慧龙自云太原人。此其失也。寻除开府、中书监。武成崩,未发丧。在内诸公以后主即位有年,疑于赦令。诸公引收访焉,收固执宜有恩泽,乃从之。掌诏诰,除尚书右仆射,总议监五礼 事,位特进。收奏请赵彦深、和士开、徐之才共监。先以告士开,士开惊辞以不 学。收曰:“天下事皆由王,五礼非王不决。”士开谢而许之。多引文士令执笔, 儒者马敬德、熊安生、权会实主之。武平三年薨。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有集七十卷。
        收硕学大才,然性褊,不能达命体道。见当途贵游,每以色相悦。然提奖后 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初,河间邢子才及季景与 收并以文章显,世称大邢小魏,言尤后也。收少子才十岁,子才每曰:“佛助寮 人之伟。”后收稍与子才争名,文宣贬子才曰:“尔才不及魏收。”收益得志。
        自序云:“先称温、邢,后曰邢、魏。”然收内陋邢,心不许也。收既轻疾,好 声乐,善胡舞。文宣末,数于东山与诸优为猕猴与狗斗,帝宠狎之。收外兄博陵 崔岩尝以双声嘲收曰:“愚魏衰收。”收答曰:“颜岩腥瘦,是谁所生,羊颐狗 颊,头团鼻平,饭房苓笼,著孔嘲玎。”其辩捷不拘若是。既缘史笔,多憾于人。
        齐亡之岁,收冢被发,弃其骨于外。先养弟子仁表为嗣,位至尚书膳部郎中。隋 开皇中,卒于温县令。

作品欣赏
《美女篇》两首
楚襄游梦去,陈思朝洛归。参差结旌斾,掩霭顿骖騑。
变化看台曲,骇散属川泊。仍令赋神女,俄闻要虙妃。
照梁何足艳,升霞反奋飞。可言不可见,言是复言非。
(此处空缺),我帝更朝衣。擅宠无论贱,入爱不嫌微。
智琼非俗物,罗敷本自稀。居然陋西子,定可比南威。
新吴何为误,旧郑果难依。甘言诚易污,得失定因机。
无憎药英妬,心赏易侵违。
《挟琴歌》
春风宛转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
白马金鞍去未返,红妆玉筯下成行。
《看柳上鹊诗》
背岁心能识,登春巢自成。立枯随雨霁,依枝须月明。
疑是雕笼出,当由抵玉惊。间关拂条软,回复振毛轻。
何独离娄意,傍人但未听。
《后园宴乐》
束马轻燕外,猎雉陋秦中。朝四转夜毂,仁旗指旦风。
式宴临平圃,展卫写屠穹。积崖疑造花,导水逼神功。
树静归烟合,帘疎返照通。一逢尧舜日,未假北山丛。
《喜雨》
霞晖染刻栋,础润上雕楹。神山千叶照,仙草百花荣。
泻溜高齐响,添池曲岸平。滴下如珠落,波回类璧成。
气调登万里,年和欣百灵。定知丹甑出,何须铜雀鸣。

藏书故实
        东魏时任中书侍郎,转秘书监,统掌国家藏书和文翰之事。后北齐,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迁太子少傅。卒后,后主追赠他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天保二年(551),奉命编修《魏书》,历时四年完成。对人物评价褒少贬多,史称“有秉笔未必皆公”之嫌。《魏书》刊行后,当朝权臣群口大哗,认为其家族史事没有被收录或收录不当,论为“秽史”,后又被迫两次修订。李延寿撰《北史》,肯定了《魏书》的成就。天保七年(556),诏令校定群书,樊逊等12名学者校定群书校定国家藏书,当时国家藏书谬误甚多,便向私人藏书家如太常卿邢子才、太子少傅魏收、吏部尚书辛术、司农少卿穆子容、前黄门侍郎司马子瑞、故国子祭酒李业兴等,都是多书之家,借本参校,方完成此次的国家藏书的编校工作。著有《枕中篇》等,有文集70卷。

评论 条 / 浏览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