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万历十五年
相关信息:阅读此书 收藏

 

        《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不仅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587年的历史事件也是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换一个视角来解读历史,世界变得更立体。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作者
        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时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荣誉

        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1982年英文版荣获美国国家书卷奖和1983年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和评论界的关注。中文版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
代表书评

        世人对世间万物的认知,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见仁见智。史学亦当如此。黄仁宇在自己的著作中,用独特的视角,把明朝晚年的公元1587年,即万历朝十五年,作为切入口,把这一年看似歌舞升平,实则上通过许多事件又蕴含、预示着大明王朝已经走到尽头。黄仁宇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尖锐问题,是令后人深思、研究的。
        中华民族是个农耕民族,它的文化也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而欧美一些强国及后崛起的日本的物质文明,则有其海洋性国家的经验。诚然,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有其先后程序,其中最大的差别,现代先进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为保证,而落后国家都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结构为基础的。当中国人还在修筑明长城抵御外来入侵时,欧美列强已建造铁甲坚船,试制远程火炮,开始跨洋越海、掠地攻城的侵略扩张。连当年群雄割据的日本列岛的倭寇,也能肆无忌禅地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实属匪夷所思。这也从一个侧面再次证实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中国的封建社会历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这也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成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由放牛娃而跃上皇帝宝座,他登基后为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即土地问题,采用严厉的手段,打击豪绅富户,一时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社会矛盾相应得到了暂时缓和,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局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以后的岁月里,社会矛盾不断地激化,最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农民起义的烽烟四起,没落的晚明政权被推翻。但李自成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的短短数月内,又遭覆灭。
        《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还重点写到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最极端的清官海瑞,他一生清廉,又铁面无私,即使对皇帝,他也敢于冒死诤谏,实属难能可贵。如今学习国学和历史的人不多,研究者就更少了,尤其体现在青少年一代,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已发生根本的裂变。这种不正常的导向,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评论 条 / 浏览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