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阿含经

历史今天:2004年5月3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杂阿含经

相关书籍: - 中阿含经 - 增壹阿含经 - 杂阿含经 - 长阿含经 - 别译杂阿含经 - 起世因本经 - 起世经 - 佛说楼炭经 - 过去现在因果经 - 佛说生经 - 小乘阿含部其他经 ...

        《杂阿含经》原名《相应阿含》,由原始佛教基本经典,是“四部阿含”之一。后世传诵中,误将《杂部》(南传佛教《小部》,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之名称,覆译于《相应阿含》,故名《杂阿含经》。

        近现代学者公认此为佛灭后“五百集结”中,最早集成的一部经典。全经包括五十一相应,乃佛祖在世时对弟子所说的重要教理,以“五蕴”、“六入处”、“十八界”为禅观,对“缘起”、“四圣谛”的阐释,了知一切法是“非常”、“苦”、“非我”,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杂阿含经》是禅修的经典,文章精简杂录,超过一千三百多篇经文,包含:“五阴诵”、“六入处诵”、“杂阴诵”、“道品诵”等。

《杂阿含》之正名


        目前流传的汉译《杂阿含》,是在公元443 年(A.D.435 ~ 443)由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译出。汉译《杂阿含》的原来名称Saṁyukta Āgama,应当译为《相应阿笈摩》或《相应阿含》才正确,此部与南传巴利《相应部》Saṁyutta -Nikāya 是源于同一传诵,此经被误以为是《杂阿含》Khuddaka(或Kṣudraka) -Āgama,应是译经师的误译。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

        「诸阿罗汉同为结集,但是五蕴相应者,即以蕴品而为建立;若与六处十八界相应者,即以处界品而为建立;若与缘起圣谛相应者,即名缘起而为建立;若声闻所说者,于声闻品处而为建立;若是佛所说者,于佛品处而为建立;若与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分相应者,于圣道品处而为建立;若经与伽他相应者,此即名为相应阿笈摩。」

        在佛灭后百年间,佛教的经法传诵,从「第一次结集」集成的缘起、食、圣谛、界、蕴、处、道品等七事『相应教』(修多罗),经由增新及再编集,而发展为佛灭百年「第二次结集」编集成的《相应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因为佛灭后百年,佛教僧团尚未分裂,所以这四部『阿含圣典』就成为后世佛教僧团的共同传诵。

        当佛灭后116年,优波离师承传化于毗舍离的僧团,提出偏离传统经说、贬谪声闻圣者的「五事异法」,造成阿难系僧团与优波离系僧团的对立,僧团分裂为阿难系上座僧团及优波离系大众部僧团、分别说部僧团,而分别说部僧团又再分化出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僧团。此后,佛教僧团从和合一味的团结僧团,进入信仰、见解、立场分歧,教说各有异见的部派佛教时代。初期部派佛教时代的五部僧团,各自为了自部的信仰、见解、立场,建立合理性、神圣性的立派论证基础,即从僧团原有共传的四部『阿含圣典』当中,纂集经说法句,再揉杂自部的见解、主张于其中,而编纂为四部圣典以外的新传诵。见『法句经序』:

        「是后五部沙门,各自钞众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于十二部经靡不斟酌,无所适名,故曰法句。」

        初期五大部派的分裂,出于确立自部主张的需求,而各自编集的『法句』总集,又称为《小部》Khuddaka Nikāya,或称为『杂类』、『杂藏』、『杂部』。然而,四部圣典以外的编集,主要是出自优波离系的分别说部及大众部,阿难系僧团是未有《小阿含》Kṣudraka Āgama(《小部》)的编集。见分别说系法藏部《四分律》、化地部《五分律》及大众部《摩诃僧祇律》:

        《四分律》卷五十四:「如是生经Jākata、本经Itivṛttaka、善因缘经Nidāna,方等经Vaipulya、未曾有经Adbhuta、譬喻经Avadāna,优婆提舍经Upadeśa、句义经Arthapada、法句经Dharmapada、波罗延经Pārāyaṇa,杂难经Kathāvastu、圣偈经Sthaviragāthāh,如是集为杂藏。」

        《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三十:「自余杂说今集为一部,名为杂藏。」

        《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尊者阿难诵如是等一切法藏,文句长者集为长阿含,文句中者集为中阿含,……集为增一阿含。杂藏者,所谓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本行因缘。」

        优波离系分别说部及大众部编集《小部》Khuddaka Nikāya 的时间,应是佛灭后116 年(公元前约271 年)部派分裂后才编集,也有可能在目犍连子帝须举行分别说部结集时,就已经开始编集了。根据建于西元前二世纪的Bhārhut 佛塔铭文,当中已有说到「五部」Pachanekāyika(或Pacchanekāyika)了。梵语Kṣudraka 及巴利语Khuddaka 义译应当是「小」,或是指「详细」,有「琐碎」的意思,而不是「杂」、「杂碎」。如果将「小」与「杂」混用,那么经由后世部派自行编集,各自有异而不共传的《小阿含》、《小部》,也就会被名为『杂部』、『杂阿含』了。

        如是,原本包含出于「第一次结集」集成的缘起、食、圣谛、界、蕴、处、道品等七事『相应教』(修多罗),还有佛灭百年内增新的短篇传诵的《相应阿含》(Saṁyukta Āgama),为何会被误称为『杂阿含』呢?显然是「小」Kṣudraka(Khuddaka)与「杂」两字词的混用,再加上译经师将《相应阿含》(Saṁyukta Āgama)与《小阿含》(Kṣudraka Āgama)的名称错置,才会变成现今汉译《相应阿含》被误名为《杂阿含》。圣典名称的误用,对于一般众生的仰信及学习上,是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汉字的「杂」,是有所贬抑的意思,「杂」常与「纷」、「乱」共置于一词,意思多在表达不清、不楚、不明,以及无有一致,这是和「相应」一词,有着极大的差别。记载着「第一次结集」集成的经说法教,古代的僧团将其名为「相应」(梵Saṁyukta , 巴Saṁyutta),意指当中的传诵和 佛陀的教说「相应」,这是既符合事实,又语含推崇、尊重的敬意,是相当贴切的说法,汉地译为「杂」是相当不当的误译。

        《相应阿含》经篇的翻译,最早出于公元二世纪,安世高(A.D.147 ~ 170)曾译出许多出自《相应阿含》的经篇,最初译出的是在元嘉元年(A.D.151)译的七处三观经二卷(同于目前求那跋陀罗译的《杂阿含》42 经,南传《相应部》『蕴相应』57经)。这些译出的经篇载于朱士行的录记中(203 ~282),公元四世纪的道安(312 或314 ~ 385),称这些经篇出于《杂阿含经》。见《历代三宝纪》:

        「七处三观经二卷,元嘉元年(A.D.151)译。……道安云:出杂阿含;九横经一卷(出杂阿含);八正道一卷(右二经并出杂阿含;五阴喻经一卷(旧录云:五阴譬喻经)……出杂阿含;转法轮经一卷(或云法轮经)……出杂阿含。」

        汉地将《相应阿含》误译为《杂阿含经》,最早出自公元后三世纪(A.D.220 ~ 265or 280)三国蜀魏、吴的节译本――《杂阿含经》(失译人名,共一卷,收二十七经)。因此,四世纪的道安才会将安世高翻译自《相应阿含》的经篇,说为出自《杂阿含经》。此一误译为后来的译经师所沿用,包括了公元四、五世纪(A.D.350)部份翻译本的『别译杂阿含经』(失译者名,别译二字是出自后人的添加),公元443 年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翻译的《杂阿含》。此外,在律藏的翻译中,公元405 年译出的《四分律》卷五十四,公元416 年译出的《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公元423 年译出的《五分律》卷三十,都将《相应阿含》Saṁyukta Āgama 误译为《杂阿含》。

        《四分律》:「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诸天,杂帝释、杂魔、杂梵王,集为杂阿含。」

        《摩诃僧祇律》:「尊者阿难诵如是等一切法藏:文句长者集为长阿含;文句中者集为中阿含;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含;所谓根杂、力杂、觉杂、道杂,如是比等名为杂;一增、二增、三增、乃至百增,随其数类相从,集为增一阿含。杂藏者,所谓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本行因缘,如是等比诸偈诵,是名杂藏。」

        《五分律》:「此是杂说,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说,今集为一部,名杂阿含。……自余杂说,今集为一部,名为杂藏。」

        优波离传承分别说系铜鍱部传诵的《相应部》,是和阿难传承上座系说一切有部传诵的汉译《杂阿含》(求那跋陀罗译)出于同一传诵,而《杂阿含》的名称既是缘于古代译经师的误译,现今应当重新正名为《相应阿含》Saṁyukta Āgama。[1]

汉传版本


● 玄奘译名为《相应阿笈摩》

● 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394年--- 468年)在杨都祇洹寺口述,宝云传译汉文,慧观笔录,共五十卷(缺两卷,待考证)。后以阿育王传补入。共收经1362部。一般认为属化地部传本。

● 另有二十卷本《别译杂阿含经》,译者失传,译出的时间可能早于五十卷本,被认为属于饮光部。

内容


        南朝宋时大秦僧人求那跋陀罗(约435年—453年)译出汉文,但在中国被视为小乘佛教,流传不广。

        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述,现存历代异译本39种。都是从大部中撮要别译。这些异译本大多依中亚或北印度流行的传本译出,各出自何派,尚无定论。《杂阿含经》与南传《相应部经典》大体相应,但后者无论在经典内容还是经文编排方面都比前者更有系统性。有的学者认为此经有受大乘思想影响的痕迹。《长阿含经序》记《杂阿含经》有四分十诵,但现存刻本品目均不全,且经文多有重复,似译出后未作系统整理。《大智度论》卷八十五有“弟子所说佛所说”、“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道品”、“结集”等四分之说,与现行刻本大体相同,但顺序略异。

现代佛学家吕澄依据《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作《杂阿含刊定记》,调整后的四分十诵次第是:

● 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分有六诵,即五取蕴诵、六处诵、缘起诵、食诵、谛诵、界诵

● 佛弟子所说佛所说分有二诵,即佛弟子所说诵和佛所说诵

● 道品分为念住等诵

● 结集分有八众诵。

此经主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 联系比丘修习禅定讲述佛教教义.主张“善摄诸根”,“内寂其心,如实观察”。阐明正确的禅思,并斥责外道(异教)的禅观。记述修禅的步骤、方法,注意事项及其所要达到的结果等。故有人认为此经重在指示止观道理,为修禅者所专习。

■ 论述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首先详释五蕴、六处、缘起、十二因缘等学说,以阐明无常、苦、空、无我之思想。此外阐述了四谛、四食、八正道、四念处、七觉分、四禅、十八界、因果报应等学说。

■ 向优婆塞、优婆夷弘扬佛法。鼓励他们信奉佛教,皈依三宝,勤修善业。

《瑜伽师地论·摄事分》所引用的《杂阿含经本母》和《思所成地》所引用的《杂阿含经伽陀旧解》,为比较完备的注释此经之书;而《摄异门分》则为解释此经中异门法相之作。

名称


        梵名Sam!yukta^gama ,巴利名Sam!yutta-nika^ya 。音译作散瑜乞怛迦阿甘。凡五十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为北传四阿含之一。关于杂阿含名称之由来,据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举,此经乃佛陀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等讲说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之教说,今集为一部,称杂阿含。又据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载,以汇集文句之杂者,故称杂阿含。另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杂阿含,乃阐明诸禅定,为坐禅人所必习之法门。又据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载,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故称杂阿笈摩(杂阿含)。

部类


        全经共有五十卷,一三六二小经(大正藏编目),内容相当于南传巴利本之相应部(Sam!yutta-nika^ya,共有五聚五十六篇二○三品,计二八五八小经),为汉译四阿含中之最大部者,其成立时期,亦为四阿含中之最早者。依性质而区别,全经可分为三大部类:

● 第一部分,即‘修多罗’,内容为蕴、处、缘起、食、谛、界、念住等之道品。

● 第二部分,即‘祇夜’,为以偈颂问答而说法。

● 第三部分,即‘记说’,为佛及诸弟子之所说,此分别编于各卷之中。

上述之三大部类,依次相当于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所举之‘所说’、‘所为说’、‘能说’三类。

杂阿含经保存了原始佛教之风貌,其中虽含有后代之编纂,然大部分皆为早期成立者。本经之法句大多简明,于实践上之修行法门,列有念住、蕴、界等道品。由佛陀及弟子对话之中,显现出四双八辈之别,依八众而说‘众相应’,使在家、出家、男女老少、诸大弟子等皆能领受法益。

研究贡献


        近代学者对四阿含之研究,乃以西方学者为先驱,而由日本学者作进一步之论究。其成果虽丰硕,然大抵皆较偏于巴利圣典之研究,而忽略其他语文之原始圣典。汉译四阿含因卷帙浩繁、篇章重复、词语反覆、译文拙涩等因素而较不普及,故我国近代佛学之研究,于认识阿含经典之重要后,乃趋向于阿含思想之探讨。以杂阿含为例,现存本由于内容不完整,且次第紊乱、脱落,加以经文生涩难懂,近代学者遂重新整理本经。

        目前台湾地区有佛光山佛光出版社之‘杂阿含经’,及印顺之‘杂阿含经论会编’两种新本。佛光版杂阿含经删除阿育王因缘经等三经,实得一三五九经,并依部帙之重整而新编经号。印顺之杂阿含经论会编则以杂阿含经与瑜伽师地论相对照为最大特色,另又采取印度旧例,以内容分类,而舍除汉译经分卷之传统,共成七诵五十一相应。

        据日本学者赤沼智善之‘汉巴四部四阿含互照录’载,南传相应部与北传汉译杂阿含经二者间,不仅所收经之存阙不一,且所说之义理相违之处亦不少。另一学者姊崎正治参酌巴利文相应部、别译杂阿含经、有部毗奈耶杂事等经书,于其著作汉译四阿含(The four Buddhist A^gamas inChinese)中尝试将杂阿含经汇类成八诵(品)六十三部。

        此外,现存杂阿含经中之卷二十三、卷二十五两卷中之阿育王因缘经、法灭尽相经、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等三经,相当于梵文 Divya^vada^na、西晋安法钦译之阿育王传、梁代僧伽娑罗译之阿育王经。上述卷二十三、卷二十五两卷中之三经,应为‘无忧王经’,自经义内容而言,实不宜编入杂阿含经中。故我国两种新编之杂阿含经皆将此三经自杂阿含经中删除,惟佛光版仍将之编列为附录,以供读者参考。本经所载首尾具足之小经经数,约一千三百经。日本大正藏将各经一一编列经号后,所得之一三六二小经即是包含上述之卷二十三、卷二十五两卷。

梵文版本


        近时于我国新疆地方发现之梵文残卷中,有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之断片。日本学者渡边海旭、冈教邃等皆曾就此梵文残简加以研究,而发表诸多论文。另于西藏大藏经中,亦收有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之单经。

        关于杂阿含之传承部属,据法华经玄赞卷一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末、华严经疏钞玄谈卷八等所举,四阿含均为大众部所传;然俱舍论稽古卷上举出,杂阿含、中阿含为说一切有部(萨婆多部)所传;印顺则认为汉译杂阿含为说一切有部所传,巴利文相应部为赤铜鍱部所传,别译杂阿含经则近于饮光部所传。

其他译文版本


        题名为‘杂阿含经’之汉译本有三种,其他之别生经则有三十种之多,总计三十三种。此外,以巴利文书写的南传相应部之原文,自西元一八八四年校订出版后,陆续有英译、德译、日译等译本出版。另相应部中有五世纪锡兰佛教大论师佛音(巴Buddhaghosa )之注释 Sa^ratthapaka^sini^,于一九二四年由毗亚提沙(W.Piyattisa)出版。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