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二 周人早期迁徙路线之推测 - 历史分光镜

历史今天:1986年4月29日 国产“运七”飞机投入客运
  1. 国学
  2. 历史军事
  3. 历史专题
  4. 历史分光镜

六二 周人早期迁徙路线之推测

  周人祖先崎岖山陕数百年,直到进入渭河流域,始行稳定的发展。从不窋到季历,周人始终与北方的戎狄有不断的争斗。再由商人与鬼方等部族的纠纷来看,北疆也始终不能宁静。这一段时期,亦即是西元前17、16世纪到西元前12、11世纪,也正是欧西大陆有不少民族大移动的时期。西元前17世纪Kassites侵入两河建立王朝,Hyksos侵入埃及;西元前14世纪到12世纪,埃及古代记载了不少“海上民族”的活动也正是高加索人南下地中海的一些事迹,例如詹森寻找金羊毛事,及古希腊的英雄史诗。亚利安人进入印度河域改变了北印度的古代文明,也是西元前15、14世纪到9世纪间的事。据草原文化考古学研究的成果,游牧的草原文化在西元前2000年开始有扩散的现象:第一,由于以畜牧为生的牧群人口增加;第二,由于牧人们知道了骑马;第三,草原上气候变得干燥,生计困难。牧人们知道饮乳,及制作乳类制品,也比较单纯食肉增加了生存的条件。大致说来,中亚牧人扩散的第一个阶段始于西元前2000年。第二个阶段在西元前一千多年,游牧人群扩散及于天山、阿尔泰山、及萨彦岭一带,甚至到了外贝加尔地区。第三阶段是西元前700年左右开始,匈奴及其族类在草原上的大扩散。与周人兴起有关的一般扩散,自然是这三个阶段中的第二阶段,甚至可以更狭窄的定为西元前1500-1200年间的草原牧群大扩散,使商周的北面与西北面都承受了源自中亚的间接压力。西元前1500年时草原与森林的接界在北纬五十六度左右;西元前1250年时,接界北移了二百英里,直抵北纬六十度左右。这是草原温暖,人口增殖的时期。气候的改变,据竺可桢的研究,显示在西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地区曾有一段寒冷时期,延长到春秋时期才渐变暖。寒冷的移动由太平洋岸开始,向西渐进经欧亚大陆到达大西洋岸,同时也有由北而南的趋势。由竺氏的曲线,当可猜度漠北与西北的游牧民族为严寒驱迫,会有南下可能。邻近中国内地陕晋两省北面的戎狄,在商末周初大为活跃,以致有商人与鬼方诸部的争战及周人为戎狄压迫而迁徙,遂也不足为奇了。

  综合言之,中国的北疆是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相接的地方,夏家店文化即代表这两种生活文化的过渡与重叠的形态。在古代世界的其他部分有大规模的民族移动时,中国的边缘地带也可能感受到潮水似的脉动。周人由农耕变为“戎狄”,又由“戎狄”变回到农耕;他们居住的地点因为避狄人的压力逐渐由边缘移到较南的渭水流域。这种种过程未尝不是受在西元前第二千年期后半整个欧晋大陆民族移徙脉动的波及。事实上,西周一代始终不能停止在西北两面与戎狄的争斗。至于这一段时期内为何有如此大规模民族移动,气候改变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因素引发这个运动,目前很难有满意的解释。

  周人在先周的阶段,可能在山西汾水一带,承袭了当地的光社文化,以及若干草原文化,公刘的儿子庆节迁陕北泾水流域,太王避戎狄的压力,又迁移到渭水流域的岐下,在这一个阶段,先周文化又与陇石的羌人文化融合。同时,优势的商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对周人有相当的影响。岐下先周文化也自然与土著的陕西龙山(客省庄二期)有文化交融的过程,而商文化的强烈影响在岐下时代更为显著。但是周人对商文化仍是有选择的接受。铜器的铸作,由模仿商器而逐渐发展周器的特色;陶器的制作则逐步脱离了地方色彩,与商器因交流而融合为同一传统。

  周人由公刘时代的氏族组织及族长权威的军事性移民集团,经过两次迁徙,到太王王季时,已发展为以农耕为主,有宫室宗庙及比较制度化的政治组织。周人的制度,有承袭商文化传统处,也有自己增加的特色。到季历时,周人一方面以商人属邦的地位,为商人与戎狄作战;另一方面,周人又逐步取回了山西老家的控制权,变成商国的威胁了。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