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世纪中国道教哲学研究(2) - 古典文学知识4

历史今天:1903年5月1日 法国画家高更逝世
  1. 国学
  2. 古典小说故事
  3. 历史故事
  4. 古典文学知识4

20世纪中国道教哲学研究(2)



    二、道教哲学研究面面观

    从形式上看,道教哲学的研究成果可分成两类,即通俗性的论着和专业性的论着。前者是对道教哲理(主要是道教的教义和教理)的讲解与介绍,文字浅显易懂,可让一般读者较快了解道教的精神实质,如传芗《漫谈道教的几个基本信仰》(载《文史知识》1987年第5期)、黎遇航《道教的信仰及教理教义》(载《中国道教》1987年第1期)、闵智亭《道教的根本教理及其哲学思想》(载《中国道教》1988年第4期)等。后者则是对道教哲学思想的分析和评论,哲学思辨性较强,有益于深入揭示道教的内蕴和奥秘。我们的评述以后者为主。

    从内容上看,道教哲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九个方面。它们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探讨了道教哲学,展示了道教哲学的丰富内容、特色和影响。试分述如下。

    (一)道教哲学总论

    许多学者都提到了道教哲学并就道教哲学作了一些个案研究,但很少有人从整体上对道教哲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学科概念和性质进行界定和分析。李刚《汉代道教哲学·导论》是这方面的拓荒之作,全文从道教哲学能否成立、怎样界定道教哲学、道教哲学与道家哲学的联系和区别、道教哲学的个性特征、道教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道教哲学在当代社会有何价值六个方面对道教哲学这一学科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论,可谓道教哲学研究的纲领。

    另一些学者则试图从总体上描述和勾勒道教哲学的全貌。刘仲宇《中国道教文化透视》(学林出版社,1990年版)第三章第三节《宗教哲学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提出了道教哲学的基本结构,认为“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是道教哲学的中心思想,“道”是其世界观的最高范畴,对于道的把握构成了道教哲学的认识论,变化观尤为道教哲学所强调,是因为它要论证和指导各种道术的实践。陈耀庭《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载《学术月刊》1992年第4期)认为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道”和“德”,天道、地道、人道和鬼道是道教教义结构的四个要素。王平《道教教义理论剖析》(载《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2年第3期)着重考察、分析了道教教义理论的三个方面--神仙信仰、主宰神灵观、承负报应说,并对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作了揭示。

    在对道教哲学进行总体把握的同时,一些学者对道教哲学的根本性质作出了论断,较有影响的观点就是认为道教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冯国超《析道教生命哲学》(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10期)从道教关于生命的来源、生命的本质、生命的结构、生命的升华与再造、生命的价值等几个方面系统论述了道教的生命哲学思想。李刚《论道教生命哲学》(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下同)认为道教哲学以生命为本位,主要是一种生命哲学。在道教哲学中,宇宙论和认识论是其人生论的装饰品和论证工具,而人生论的核心就是以解决生命问题为宗旨的神仙不死之学。该文还论证了道教生命哲学具有重生性、主体性、实证性、超越性等特征,而且可发而为外王之用,形成道教的生命伦理学和生命政治学。

    其它一些总体透视道教哲学的论文有:侯才《道教的内蕴及其文化功能》(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9期)、贺绍恩《略论道教的信仰及其特点》(载《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王宜峨《道教哲学简论》(载《中国道教》1989年第4期)、李刚《道教哲学刍议》(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0期)、许抗生《略论道教的几个思想特征》(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对道教哲学进行宏观、综合和总体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使人从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把握住道教的基本脉络。可惜这方面的论文太少,专着几乎没有。卢国龙的新着《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年)从书名来看似系这方面的开拓之作,且作者亦称该书欲对道教哲学进行秉本执要式的综合概括和整体把握,但实际上只是在“究天人之际”这一道教哲学的主题思想指导下分别论述了道教科仪、重玄学、内外丹术三个方面的哲理,并非是对道教哲学的全景描述和总体透视。李大华所着《道教思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也是如此,全书并非如书名所示那样对道教的整个思想体系(包括哲学思想)有所揭示,而是只论述了外丹道教思想和内丹道教思想,所涉及的道教哲学也仅仅是道教内外丹术中所蕴含的哲理。

    (二)道教哲学的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

    在道教哲学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一些概念(如“精”、“神”、“气”),最普遍的概念(如“道”)可上升为哲学范畴,由概念、范畴进一步构成道教哲学的命题(如“我命在我不在天”),一系列命题组成道教哲学的理论(如道教哲学的人生论)。

    在道教哲学的概念、范畴方面,首先应提及的是一些工具书对其作了初步的整理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中的道教“教义、术语”、《简明道教辞典》(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的第二部分“道教教义理论”、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五编“教义规戒”和胡孚琛主编的《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四部分“教理教义及基础知识”用现代语言解释和分析了一系列道教哲学概念、范畴(如“道”、“德”、“玄”、“一”、“自然”、“命”等)的内涵,并指出了这些内涵的文献依据。

    其次,一些学者着力探讨了道教哲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和范畴。汤一介《论道教的产生和它的特点》(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认为道教哲学的基本概念是“气”,如果能把“气”的概念涵义以及由“气”这一概念演变出来的概念范畴体系作出认真的分析,将会对道教的特殊本质有深入的了解。陈兵《道教之“道”》(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认为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和最高哲学范畴。该文指出,历代对道的诠释有四种,即分别以道为最高主神、气或元气、理、心或神。道教诸家对道的具体诠释虽然不同,但皆本之于道无名无形却又有情有信的性质而发挥。从天地万物之本源的意义上理解道,可谓道教诸家共同的基本立场。这是道教道论的突出特点。道教徒探究道,其目的不仅是解释世界,而且在于为其长生成仙,主宰自然与自身生命的宗教信仰建立理论根据,发现“得道”之“道”.王明《谈谈道教哲学的范畴》(载《求索》1984年第2期)阐明了“混元”、“承负”、“道”等道教哲学范畴的内涵,并且指出,“混元”、“承负”为道教首创,“道”虽承自老子,但道教将其原义“无”改造成了一或元气。强昱《道教的“三一”论》(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98年第4期)认为三一论是以道教思想为主体对玄、佛的融汇,隋唐重玄学的兴起与其有直接的关系,五代宋元的道教内丹学也是对它的阐扬。另外,有些学者专门分析论述了与某些人物或道经有关的道教哲学概念和范畴,如李家彦《〈太平经〉的元气论》(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2期)、汤一介《〈太平经〉中“气”的概念分析》(收入汤一介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黄海德《李荣二道论蠡测》(载《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3期)、李叔达《成玄英论“三一”》(载《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4期)、李刚《成玄英论“玄”与“又玄”》(载《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2期)、《成玄英的无心论》(载《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3期)、《〈道教义枢〉论“有无”》(载《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道教义枢〉论本迹与体用》(载《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8期)。

    在道教哲学的命题和理论方面,汤一介《略论早期道教关于生死、神形问题的理论》(载《哲学研究》1981年第1期)以有关早期道教的文献为依据,分析了道教的最高信仰及其理论根据--神秘化的“元气论”.论文认为,道教以长生不死为最高要求,长生不死又以神形不离为上,而神形不离之所以可能,主要是由于“气”的作用。丁培仁《试析道教的“长生不死”信仰》(载《宗教学研究》1988年第2-3期)和郭武《论道教的长生成仙信仰》(载《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对道教的核心命题“长生成仙”作了论析,郭文认为可将长生成仙信仰的内容概括为人对自身局限的超越(包括对人的生命之有限的超越和人的能力之有限的超越两个方面),并且论证了道教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宇宙生成与运动学说、神灵及灵魂学说、政治伦理学说和宗教修炼学说都与长生成仙信仰有关,道教成仙信仰实为道教思想体系的核心或枢纽。徐兆仁的《道教与超越》(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一书认为道教的核心命题和理论主旨就是超越死亡。全书以“超越”作为关键词,并将研究对象剖分为三部分,分别论述了道教超越思想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丁小萍《论道教的现世观念》(载《浙江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道教享乐观念的分析》(同上1994年第4期)和贺圣迪《道教是求生的宗教》(载《上海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从分析道教的人生价值观念入手,揭示了道教重生、入世、追求享乐等迥异于其它宗教的特色。刘仲宇《道教思维方式探微》(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刘国梁《道教思维方式的渊源和特点》(载《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丁小萍《道教认识方式概论》(载《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则力图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道教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刘仲宇认为道教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流动思维和唯象思维,刘国梁认为道教思维方式的特点表现为法自然的思维框架、天人相参或主客合一的主体思维方式、虚无无为的思维追求,丁小萍认为“天人合一”就是道教把握认识客体的基本思维框架,道教的认识方式以非理性认识方式为主,理性认识方式为辅。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