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刘铭传】台湾首任巡抚,爱国名将 - 清朝人物故事

历史今天:1986年4月29日 国产“运七”飞机投入客运
  1. 综合
  2. 收集
  3. 人物故事
  4. 清朝人物故事

【清朝·刘铭传】台湾首任巡抚,爱国名将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10月,刘铭传领导的抗清保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台湾建省,清廷命刘铭传担任台湾首任巡抚。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5月离开台湾,刘铭传任台湾巡抚7年,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雄出少年

刘铭传,字省三,1836年9月7日(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生,安徽省肥西县井王乡刘老圩人。他的父母都是务农为生,兄弟6人,他最小,排行老六,脸又微麻,人称刘六麻子。他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11岁时父亲病故,因家贫停学,在家耕读兼贩私盐,以养家口。成年后身体魁梧,勇谋过人,当地贩私盐多以他为首,曾受到官府的追捕。

1856年大旱,庄稼无收,民不聊生,刘铭传率附近农民到富豪家抢粮,从此便举旗建寨。他原本打算参加太平军,传说祭旗时因大风吹折旗杆,疑是“上天不助”,转而随官府调遣,对抗太平军。

1862年(同治元年)李鸿章回乡招募淮军,他便率团勇参加了淮军,号“铭字营”。之后,他回到家乡立义庄、办义学,与他人合办了肥西书院,修建了紫蓬山寺庙、巢湖姥山塔以及合肥的包公祠等。

  抗法保台湾

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军首先派兵侵占了越南北方,接着又派海军中将孤拔司令率领远东舰队侵入中国东南沿海,企图以侵占中国台湾为质,迫使清政府屈服。同年4月,清政府急召刘铭传进京,授以巡抚衔,命他去督办台湾事务。刘铭传当即奏上《海防十策》,被清政府采纳,接着他便赴台湾领军抗法。

至1885年3月,法军以死伤近千人的代价,虽然侵占了澎湖,但在台湾岛上始终只限于基隆一隅之地,陷于进退维谷境地。3月下旬,法军在镇南关、谅山等地大败,被迫停战,不久便退出了台湾。至此,刘铭传所领导的近一年的抗法保台战斗,取得了最后胜利。

  兴建台湾岛

1885年(光绪十一年)10月,台湾建省,刘铭传任台湾巡抚。他任巡抚后,首先推行的是三项“急务”:一是办防。马上订购新式大炮31尊,在基隆、淡水、澎湖、台南等地兴筑钢铁水泥炮台;整顿军队,汰弱留强,将台军统编为35个营,实行新式操练,以提高战斗能力;在台北设立军械机器局,创办了台湾第一家机器厂,除生产枪炮弹药外,还生产民用机械,增强了台湾的防卫力量。二是“清赋”。他着重清查了地主瞒报的田产及洋商的漏税,使台湾的财政收入由每年的数10万两白银增至300万两。三是“抚番”。他制定“示威怀德,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大力“开山抚番”,招抚“番民”880余社,计有15万人,实现了全台的政令统一。

他在台湾任巡抚期间注重教育。在台湾“抚番”时,专门在抚垦总局及数十个分局设立“番学堂”,推行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1887年在台北开办了“西学堂”,开设了数学、理化、测绘、历史、地理等课程,除开设汉文外,还聘请外国教员,讲授外语。1890年又办了“电报学堂”,专门教授学习电讯技术。刘铭传亲任学政,主持考试,选拔人才。

刘铭传在任台湾巡抚期间,特别注意开发台湾资源,进行经济建设。抗法战争一结束,他马上派军修筑集集到水尾的横贯台湾中央山脉的公路,长182里,使东西海岸直接相连;还修建了台东、花莲、苏澳至宜兰之间的山区公路,改善了山区的交通条件。

1886年,刘铭传在台湾设立了“轮船招商局”,在新加坡先后购轮船8艘,航行于台湾、大陆及东南亚各地;又购挖泥船疏浚了安平等港,方便了海上交通;接着又设立了“全台铁路商务总局”,兴建了基隆至台南的铁路,方便了陆上交通。1887年在台设立了电报局,铺设了台北至福州,安平至澎湖的海底电缆数百公里;又架设了基隆、台北至台南的陆上电报电话线路数百公里,方便了岛内与大陆之间的通讯联络。1889年在台北创办邮政局,并在全台各地设立多个分局,还购邮轮两艘,以运送大陆及海外的邮件。

为了开发台湾资源,他设立煤务局,整顿基隆旧矿,投银40万两,购买新式机器开采,并拟筹资另开新的矿井;在苗栗、后垅等地发现石油后,马上设立煤电局进行开采。蔗糖和茶叶是台湾大宗出口商品,过去一向为英商垄断,刘铭传积极组织本国商社与之对抗,夺取中国应有的商贸权利。

  归葬肥西县

1890年因光绪皇帝寿辰和刘铭传治台有功,加封刘铭传兵部尚书衔,不久又命其帮办海军事务。同年10月,刘铭传草签协议,将基隆煤矿交中国商人承办,议定“由商经营、官不过问”。向清廷上奏后,清廷以“动辄议立章程”为名,给刘铭传“革职留任”处分。此举对刘铭传打击颇大,随即称病辞职,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5月,返回安徽肥西故乡。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清廷将祖国宝岛台湾割让给了日本,在家闲居的刘铭传得此消息,悲愤至极,身心交病,卧床不起,于1896年1月12日病逝,终年60岁。清廷谥“壮肃”,加太子太保衔,归葬肥西金桥。

台湾建省的提出及其实现,是19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海疆危机的一再刺激下促成的,带有明显筹防御外的性质。自建省分治后,全面推行自强新政,加强海防,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台湾迈向近代化的步伐。首任巡抚刘铭传是清末洋务运动中比较具有时代眼光、革新思想和实干精神的杰出代表人物。在他任职巡抚的六年(1885-1890)中,对台湾的国防、行政、财政、生产、交通、教育,进行了广泛而大胆的改革,全面推进台湾的近代化进程,使台湾的面貌焕然一新。

刘铭传的改革涉及军事、行政、经济、文化各个领域,范围相当广泛。刘铭传很注意吸收华侨和民间资本,他所兴办的铁路和煤矿都有商股参加,有些企业办不好就交给民办,这也和官办占压倒地位的某些洋务企业有所不同。他所创办的企业如铁路、邮政、电讯、航运等等,多数都卓有成效。刘铭传的眼光不仅仅以台湾为限,他还希望“以一岛基国之富强”,以台湾“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从这点看,也应该肯定他是晚清洋务运动中一个具有进步倾向的人物。

有人说刘铭传“倡淮旅,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实创中国未有之奇”,而其最伟大的成就,最值得后人景仰的事功则为“建台省”——建设一个近代化的台湾。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