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叶澄衷】五金大王,宁波商团的先驱和领袖 - 清朝人物故事

历史今天:1986年4月29日 国产“运七”飞机投入客运
  1. 综合
  2. 收集
  3. 人物故事
  4. 清朝人物故事

【清朝·叶澄衷】五金大王,宁波商团的先驱和领袖

叶澄衷,字成忠,(公元1840——1899年)宁波镇海庄市叶家人。叶氏世代务农,出身贫寒。叶澄衷6岁丧父,9岁求读私塾仅半年,11岁就佣于鄰近油坊,14岁到上海某杂货店学徒,17岁自棹小舟,来往于黄浦江中与番舶贸易,做生活用品与小杂货生意。久之,与外商渐通语言。而外人也深感叶氏为人厚道,很愿意与叶氏打交道,做生意。

叶氏在22岁(1862年)那年,在上海开设“顺记五金洋杂货店”,以经营船舶五金和火油为主。这在当时上海还很少有。接着又在上海开设“老顺记”、“新顺记”、“羲昌成记”等很多商号。当时英商庆昌五金号,外商祥生,耶松船厂,江南制造局等单位,帮助叶氏建立了五金业务网络,火油网络,金融网络。仅几年,叶氏的企业有了很快发展,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号38家,联号200多家。

艰辛创业

叶氏出身贫寒,从11岁给油坊打工,14岁到17岁去上海给人家打工驾小舢板,17岁那年开始自棹舢板,从而发迹。22岁在外商帮助下,在上海开设“顺记五金杂货店”,开始做了小老板。但他从不坐车坐马,一直靠两脚走路步行。后来做了大老板,外商送给他洋汽车,也婉言谢绝,送给他五套西装,他也转送给谋士。他的孙女叶吉谋亲口对我讲:“我爷爷终身穿老布衫到头”。爷爷经常对别人讲:“穿老布衫袄是不忘祖宗”。

诚信起家

叶氏的诚信,不仅受到同人同行的称赞,而且也博得外商的好评与信赖。他的发迹是在17岁那年,自棹小舟,来往于黄浦江中,与番舶做小生意,有一天,有一位外商乘他的小舟过渡到十六铺彼岸,外商上岸时,忘带了一只手提的小皮包。叶氏发现后,那位外商己经远去。叶氏拉开皮包一看,里面有很多钞票与支票,于是叶氏在十六铺守候,等他来取,等到傍晚,那位外商急急忙忙前来向叶氏打招呼,找那只公文皮包,叶氏一见确是那位外商,就将此包如数奉还。那位外商拉开皮包一文不少,用一叠厚厚的钞票送给叶氏以表酬谢,叶氏婉意谢绝。这位外商原来是英国火油公司负责人,是中国部经理,他看叶氏诚实,就请叶氏去管理火油仓库并请一位中文教师和一位英语教师,帮助叶氏学习文化,从此叶氏对西欧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经营五金及火油等买卖中也有了靠山。

开放意识强

上海滩上开禁后,很多中国人及清廷官员,对洋人还抱着敌对情绪。而叶氏却抱着与众不同的态度。开始只是在舢板上做小生意接触洋人,后来接受洋人教师的教育,很快接受了新的思想,懂得了与外商做生意,就能发财致富,于是接受了外商的帮助,在沪开设“顺记五金杂货店”,取得了火油经营专利权。从叶氏经营的企业来看,他善于接受新的观念,不走传统的路子。不少企业国内领先,如火油业、五金业、地皮业、巢丝厂、火柴厂、小火轮、中国通商银行等。从而保证了事业的兴旺发达。

叶氏对外做生意,不失国格,人格,不亢不卑。《叶公澄衷荣衰录》一文曾评价叶澄衷:“海上通商以来,中国商人能抗衡外国者,首推宁波,而其间又以胡君雪崖、叶君澄衷为之领袖。二君皆毫无凭藉只身崛起”。促进了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走儒商之路

叶氏发迹之后,深感自己文化不足,于是他在上海、汉口、天津、杭州等地,招收有一定中文基础学生,举办短其英语培训班,所有经费由叶氏企业全包,学习期为一年。学习期满后,先分配到叶氏各地企业实习,一年后,再输送到各地企业及大中洋行做“协办”、“帮办”、“买办”。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成巨富名流后,热心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在家乡和上海设立慈善救济机构,多次出资赈济浙、鲁、豫直等省灾区,受清廷嘉奖,并捐得候选道员加二品顶戴。

1899年,叶氏在上海虹口唐山路捐置土地30余亩,并以规银10两银兴建一所沪上创立最早、声名最盛的民办学校之一—澄衷蒙学堂。是年10月快要落成时,叶氏病故,遗命对学校事须有久远规划,其子又二次捐款10多万两继办。1901年蔡元培曾任校长,培养了四万余学子,其中有李四光、胡适、竺可桢、李达三、钱君等一大批著名人士。

清同治年间,叶氏出资,在庄市家乡兴建叶氏义庄,后改为中兴学堂,其学子有邵逸夫、包玉书、包玉刚、赵安中、包玉星、楼志章等巨商。在乡里还对崇正书院拨款重修。

此外,叶氏在上海设立了“怀德堂”、“崇义会”、“广益堂”等,拨出专款,对所有职工实行救死扶伤。还对宁波同乡会,四明公所也拨专款帮助。在家乡设立了树德堂、忠孝堂、叶氏义庄、牛痘局、救火会等,为各种公益慈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