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登录

〔正宫〕鹦鹉曲山亭逸兴

冯子振 元曲 ,681浏览, 0 评论,

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樵父。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
〔么〕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赏析】
这首曲子的主人公是一位老樵夫,但不是土生土长、精于采樵之业的樵夫。他中途迁居到此,“是个不唧樵夫”,他对于采樵这项营生并不精通,显得有点笨拙糊涂,但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
他名义上是樵夫,实际上并不从事辛苦的采樵工作,“烂柯时树老无花,”像神仙一样,在深山老林中的亭子上整日下着围棋来消磨岁月,打发时间。当然,老樵夫的生涯并不像神仙那样美好,他没有猿鹤为伍,没有麋鹿为伴,没有山花野果,更没有丹崖壁洞,伴随着他的只是无花老树,落叶枯枝,飘飘在风雨之中。这支散曲中隐居峰顶的老樵夫,自然有不少老朋友仍然在朝廷,得知老樵夫山林生活异常凄苦,便去山中召唤他归来。“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老樵夫在去留的问题上仔细权衡比较的结果是“不如休去”。留在山林,固然清苦,而回到朝廷,前途叵测,也许痛苦更甚。“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他指门前所望见的万叠云山,对着来山中招隐士的故人说:“你看,这里有无限的山林乐趣,不必用金钱去买,而且用金钱也不可能买到。”在他看来,山林之逸乐远远胜过荣华富贵。读到这里,我们便会发现,这位老樵夫的艺术形象渗透了作者的遗时弃俗、泊然外物的思想情操。
这支散曲只有八句五十四个字,却刻画了一个生动而丰满的艺术形象,其关键是作者抓住了士大夫隐于樵的形象特征。“移家住”,点明他是中途迁入山林,“不唧”说明他采樵业务之生疏,“唤我归来”,表明他原为仕宦。为了突出这一形象特征,散曲中用了“烂柯山”与“招隐士”两个典故,暗喻了老樵夫的隐士生涯及遗世弃俗的情怀。
这支散曲的感人之处,不仅在于语言的精炼生动、丰富多彩,而且还在于给读者以审美感受,为读者树立了一个不满现实而隐遁山林的美好人格。

发布于 2014-05-03 19:54:48

〔双调〕殿前欢懒云窝(三首) 〔正宫〕鹦鹉曲荣华短梦

  • 华夏五千 四库全书 国学经典 乾隆大藏经 更多...

     ©2024 诗歌鉴赏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