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ìrénbùjuà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出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耐心教导别人
【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出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耐心教导别人
【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发布于 2014-05-06 21: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