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楞伽大义今释》2.15章 三乘种性的基本原因
作者:南怀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楞伽大义今释》2.15章 三乘种性的基本原因

【《楞伽经》原文】

大慧。凡有者愚夫妄说,非圣言说。彼惑乱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种种性。谓圣种性。及愚夫种性。圣种性者,三种分别。谓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云何愚夫妄想,起声闻乘种性。谓自共相计著,起声闻乘种性。是名妄想起声闻乘种性。

大慧。即彼惑乱妄想,起缘觉乘种性。谓即彼惑乱自共相不亲计著,起缘觉乘种性。云何智者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谓觉自心现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佛乘种性。是名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

【南怀瑾老师解读】

为什么凡夫妄想分别,会引起声闻乘种性呢?因为他厌离自己经历的各种现象,与观察外境中人们的共同现象,而厌喧求静,执著于清净,所以就生起声闻乘的种性。殊不知执著静相,也就是一个大妄想,所以名为妄想起声闻乘种性。

为什么对这惑乱妄想,会引起缘觉乘种性呢?因为他对于内在和外界的各种惑乱现象,都避而远之,独坐孤峰,静观万化,执著于自觉境界,以为不亲因缘,便是究竟的解脱,所以名为计著起缘觉乘种性。

为什么智者在惑乱现象中,也会引起佛乘种性呢?因为他证觉万法唯心,一切现象无非都是自心的现量。除此以外,内外诸法,都无自性,此心不再产生任何妄想,所以就生起佛乘的种性,这就名为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

劝学网的佛家公众号里已经收录本书并且重新编辑整理,欢迎大家关注。劝学网的佛家公众号不仅收录了劝学网上已有文章,另外还收录了一些佛经知识和佛家高僧大德的传记,每天劝学网工作人员还会讲一则禅智慧小故事。大家可以搜索“quanxue-fojing”或者搜索“劝学网佛经”,或者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上一篇:《楞伽大义今释》2.14章 万有现象就是唯心现量的境界
下一篇:《楞伽大义今释》2.16章 种性的定义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647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