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越之剑 - 军事杂文

历史今天:1991年5月4日 百岁老画家朱屺瞻入党
  1. 国学
  2. 历史军事
  3. 军事专题
  4. 军事杂文

百越之剑

  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或称“闽越”(福建)、或称“扬越”(湖南)、或称“南越”(广东)、或称“西瓯”(广西)、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东周时期,南方土著的社会发展程度及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很不平衡。苏南浙北的吴越开化较早,当时已建立国家,并与中原列国发生了密切联系。湖南、江西等地随着楚国向南扩张,渐被纳入了楚国的范围,但土著人及其文化仍有相当势力,特别是在西部和南部山区。两广和福建虽然也受到楚国和越国的影响,但其土著民族及其文化仍居于主导地位。

  从青铜剑的角度看也是如此。东周时期,吴越铜剑逐渐与中原列国铜剑相融和,形成古铜剑中的中原系统;通过吴越两国,特别是楚国的扩张,中原系统铜剑又向南传播,进入福建、湖南、江西、广东和广西,即所谓南岭山脉的南北地区;但在这个区域,东周时期还流行一些比较独特的青铜短剑,形制与其他地区流行的青铜剑有所区别,应当是当地土著所固有的器物。所谓百越之剑,即指后者而言。

  扁茎式短剑

  百越之剑中最常见的是扁茎铜短茎,它又有早期和晚期之分。

  早期扁茎短剑的剑身呈柳叶形,扁茎、斜肩,茎部一般有穿孔,或无穿孔而有凹缺。装柄方式是在茎部夹装木条,通过穿孔钉固,或以茎侧之凹缚绳系紧。这类剑在福建南安大盈,湖南资兴旧市、湘乡、宁乡黄材,广东典江马坝、海丰和香港大屿山等地都有发现,流行年代相当于春秋时期。

  早期扁茎式与西周时期中原地区的扁茎柳叶形铜短剑非常相似,因此研究者都认为,它应是来源于西周的扁茎柳叶形剑。不过,与西周扁茎柳叶形剑相比较,百越早期扁茎式剑大多更为短小轻薄,制工比较粗糙,似是土著的仿造之器。东周时期,扁茎柳叶形铜剑在中原地区已被扬弃,但在边远地区,一些土著民族仍用沿用,并形成为土著文化的一个特色。

  战国时期,两广和湖南南部地区又广泛出现一类扁茎铜短剑,形制与早期扁茎式剑有所区别:扁茎,多为折肩,少数斜肩;茎部多有一个穿孔,或无穿孔而有凹缺;剑脊部常显著凸起,剑身截面略呈“十”字形;皆装有圆盘形剑首;一些剑还套装铜剑可知,多为凹形格,少数为“一”字形格。这类剑遂成为战国百越铜剑的主要形式。

  上述晚期扁茎式剑,应是由早期扁茎式剑演化而来,但不是直接演进,而是在这过程中,又接受了东周中原铜剑的强烈影响。如将斜肩改为折肩,以及加装剑首和剑格等因素,都明显是受Ⅲ型东周式铜剑影响的结果。

  晚期扁茎短剑常在剑身上铸有“出”字形或“门”字形图案,这些图案也见于当地出土的铜矛,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装饰。与早期扁茎式剑相比,晚期扁茎式剑器形规整,制作较精,体现了铸剑术的进步。

  人形柄短剑及其他

  除了需要接装木柄的扁茎式短剑外,战国时期,南岭南北地区还存在一些柄,身合铸而成的铜短剑。

  湖南、广东等地曾出土一些短剑,整体合铸,剑柄铸成人形。1974年湖南长沙树木岭所出一剑最为典型,人像刻划细微,大眼、高鼻、头顶有圆形发髻,脑后垂一条发辫,双耳悬挂粗大的耳坠,胸部裸露,乳房突出,腰间系有围裙,双手叉腰,手腕上载着手镯。似为南方民族的形象。这种铜短剑在越南北部红河流域的古遗址中也有发现。

  湘西山区又出一种短剑,整体合铸,剑柄呈亚腰形,饰以水波纹、云雷纹、圆圈纹、菱格纹等,也很具特色。

  此外,两广地区还有其他一些整体合铸之铜短剑,形制、装饰各有特点。

  与扁茎式短剑相比,柄、身合铸的铜短剑型式较繁,然各种剑发现的数量都很少,说明它们不如扁茎短剑流行。不过这类剑却有丰富、独特的装饰,较之扁茎短剑,具有更为浓厚的土著文化气息。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