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 中国经济交换网是金字塔式的 - 历史分光镜

历史今天:1986年4月29日 国产“运七”飞机投入客运
  1. 国学
  2. 历史军事
  3. 历史专题
  4. 历史分光镜

六○ 中国经济交换网是金字塔式的

  实际上,全国性的交换网有一个集散过程。资源经过纳税或是贸易,从各地区集聚到一个小中心,小中心再传递到大的中心。小中心可以是一个集镇,大中心可以是一个省城,最后就集中到全国几个中心,集中以后就开始分散。举一个例子,江苏省的蚕丝集中到几个中心后,便由这些中心再分散到各个地方。这样一个网状的交换结构,由于疆域太广,会碰到不少问题。当其运作良好的时候,各个交换过程就不会出现阻力,但通常很难没有阻力。第一,交通工具是一个阻力;第二,天灾人祸造成的区域不平衡是一个阻力;最后,争权内战是更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一旦形成,大的网状结构就面临崩溃的危机,大的网状结构瓦解以后,经济交换并不会中断,因为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有很强的生命力。传统上,中国早期的生产品都是在农庄上制造的,这种农庄产品往往可以在附近形成交换,或用其他物品替代。举个例子说,抗战时期,每一个游击区都被铁路和公路所包围,日本人在这些交通线上设置了大量的工事堡垒,使游击区与外界的货物流通隔绝。但各个游击区内部仍旧有交换,一个村落专门生产某类产品,另一个村落从事其他行业,于是村落之间就有了贸易交换。除交换外,各地还能用替代的办法自给自足。一个地区可能买不到蜡烛了,人们就用土蜡、松蜡、乌桕树的桕来替代,有些地方还用猪油、牛油、菜油和桐油作代用品。我们这一代人的视力都不怎么好,就是因为我们用桐油灯看书。我们每人用一只小碗,两根灯草,一夜书看下来,鼻孔常常漆黑。这种灯草也是一个地区性的产品,在没有灯草的地区,人们用搓的棉线代替,没有棉线的地区则用麻绳作灯芯。所以说,中国的经济交换网是金字塔式的,最上层的集散结构瓦解以后,下面的集散结构还能继续保存。每个地区内部都有很大的变通途地。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