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唐太宗李世民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图)
作者:未知 (不详) 收藏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皇帝,他执政时期被史学家赞誉为“贞观之治”。今天,就让我们再次穿过岁月的隧道,去走近这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去说说他最值得让人称道的政绩有哪些!

胸怀宽广 知人善任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辉煌的时期,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而这辉煌的“贞观之治”就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创造出来的。李世民执政的时期,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在古代众多的帝王中,李世民是出身最为高贵,也是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的唯一一个皇帝。他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在执政时期使得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唐王朝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对于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封建国家,皇帝的个人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我觉得,李世民除了具备历史上英明的帝王们所共有的一些特点外,还有许多优势是他自己独有的。首先是李世民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清醒的危机意识。公元626年6月4日,在古都长安发生了一场宫门喋血的事件,史称“玄武门事变”。事件的结果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丧生,皇帝李渊退位,秦王李世民三天后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世民便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与许多皇帝不同的是,李世民在夺取了皇帝的宝座之后,没有赶尽杀绝地过多清除异己,而是胸怀广阔,不计前嫌,广纳贤才。以魏徵为例,魏徵原来在东宫太子李建成的府上担任太子洗马的职务,也就是侍奉太子并且为太子掌管经史图籍的官员。

在李渊在位的时候,魏徵就曾经多次建议太子李建成采取果断措施尽早除掉秦王李世民,以免留下后患。他为了巩固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可以说是费劲了心血,因此,魏徵也是李世民曾经最为痛恨的人。玄武门事变之后,李建成的部下惊慌失措纷纷四散逃命,只有魏徵没有这样做。当唐太宗李世民召见魏徵,并正颜厉色地责问他:“你过去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呢?”时,魏徵却没有丝毫的惊慌,而是坦然地答复李世民说:“假如当初太子要是早听我的话,就一定不会落到这样的悲惨结局。”魏徵坦然承认事实,不委曲求全的态度,让李世民很感意外。不过,从魏徵的身上,他也确实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寻常的人。李世民毕竟不是嗜杀的暴君,何况他平时对魏徵的才干和人品就有所了解。于是,李世民不但没有追究魏徵的责任,相反却是礼贤下士,马上就任命他担任詹事主簿,就是在太子府掌管文书、印检、纸笔之事的官职。之后,魏徵又官居宰相的高位,李世民还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多年以后,李世民在和别人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感慨地说:“过去魏徵的确是我的仇人,但他尽心于所辅助的人,有很值得称赞的品格。”而事实也证明,魏徵等人都成为了他最得力的助手,为唐王朝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不但如此,李世民的诚实执政也感染着周围的人。他对下属敞开胸怀,不搞表面一套暗地一套的小动作,甚至主动限制了自己的权力。再举个例子,有一次前方战事吃紧,李世民决定要将年龄尽管没有达到18岁,但是身体很是强健的男子也要应征入伍,但是,由于魏徵对这一做法很反对,拒绝在诏书上签字,这件事竟然没有办成。可能大家很奇怪,皇帝的诏书怎么会让大臣签字呢?对,这就是李世民最为令人称道的杰作之一,他的命令如果没有分管大臣的签字,就不具有法律的效力。换句话说,分管大臣不签字,即使李世民再想干一件事情也是无能为力的。李世民这种能够主动限制自己的权力的做法,恐怕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是唯一的。在征兵这件事情上,李世民认为“这是奸民故意逃避兵役,少报年龄”。而魏徵则觉得:“陛下常说要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可是你自己却先失信于民,所以才会怀疑人民诈欺”。听了魏徵的一席话,李世民感觉很在理,马上就收回了成命。

励精图治 鞠躬尽瘁

在夺取了皇位之后,李世民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没有沉醉于享受荣华富贵的奢靡生活之中,而是保持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他注意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官员到地方任职,因为李世民深知,地方官员处在基层,直接统治着人民,这些官员的好坏良莠,也就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所以,他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亲自掌握选任刺史的工作,而县令则命令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人负责推荐一个候选人等等。而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地方官员的素质。与此同时,李世民还十分重视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他最担心的是有些都督、刺史在地方上胡作非为,欺压老百姓。为此,李世民经常“每夜恒思”、“或至夜半不寐”。为了能够及时地了解地方官员的政绩,他把那些都督、刺史的名字一一书写在卧室的屏风上,每日起卧进出的时候,可以随时看到。至于他们其中谁办了好事或者是坏事,都要在名字下面标注上,以便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此外,他还经常派出巡察特使,到全国各地巡察,及时发现并严惩违法乱纪的地方官员。李世民注重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积极兴修水利设施,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律法规,完善体制建设。他的“宽刑简法”、“轻徭薄赋”、“去奢省费”、“选用廉吏”等一系列的政策,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相对地减轻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压迫,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随着国力的逐渐强大,李世民稳定了国家,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期,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可以说真正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犯罪率极低。同样举个例子,公元630年这一年里,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29个人。到了公元632年,死刑犯增加到290人。这一年的年末,李世民决定让这些囚犯都回一趟家,料理一下后事,等到第二年的秋天再回来接受死刑的处置(这里说明一下,按照古时候的法律规定,只有在秋天才对死刑犯行刑)。于是,这290个死刑犯就被放回了家。到了第二年的秋天,他们竟然一个不少地都又回到了监狱,接受行刑。更让人称道的是,贞观时期的官员很少有贪污的行为,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也降低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李世民靠的不是酷刑,而是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以及尽可能完善的政治体制来做到的。

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而李世民本人的历史功绩,他的文治武功可以说是非常耀眼的。

分享到:
上一篇:唐太宗对天灾警示的反省
下一篇:人生大书写耿飚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812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