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李荣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李荣为唐初著名道教学者。道号任真子,绵州巴西人(今四川绵阳市)。唐代道教
重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高宗(650~683)时。近人蒙文通疑
其为成玄英的弟子。①关于他的籍贯,有这样几条材料可资佐证。
    一是他自称蜀人:“荣在蜀日,已闻师名”;“道门英秀,蜀郡李荣”。二是佛徒
斥其为“区区蜀地老,窃号道门英”。②三是《绵阳县志》卷七引旧志说:唐驸马蒋曜
登富乐山别李道士荣诗。该诗收入《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二,作者为薛曜,题名《登绵
州富乐山别李道士策》。看来二者各有笔误,前者“蒋”当作“薛”,后者“策”当作
“荣”,可能皆因形近在传抄中出现的讹误。四是《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九所收李荣
《咏兴善寺佛殿灾》有注称:“荣,巴西人”。据《元和郡县图志》:富乐山在巴西县
东五里。这些都表明李荣当为绵州巴西人。
    李荣的生平,史料少而零散。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中有云: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③就
是他向人透露的早年学道生活及经过苦修,丹术日精的一些情况。他受到唐高宗的征召,
大约就在此时,在蜀中与他有过从的著名诗人卢照邻曾以诗相赠:“锦节衔天使,琼仙
驾羽君。投金翠山曲,奠壁清江濆。圆洞开丹鼎,方坛聚绛云。宝贶幽难识,空歌迥易
分。风摇十州影,日乱九江文。敷诚归上帝,应诏佐明君。”④赞扬李荣的道术与文采。
    进京以后,李荣活动于长安和洛阳两地,主要是代表道教与佛教论辩,成为“老宗
魁首”。显庆三年(658)四月,高宗敕召僧道各七人入内论义,李荣为其中之一。当时
李荣“主道生万物义”,与大慈恩寺僧慧立争辩。⑤显庆五年(660)
    八月,敕召僧静泰与李荣于洛阳宫中就《老子化胡经》进行辩论,荣辩败。他曾在
与佛教的论战中“屡遭劲敌,仍参胜席”,不料败于静泰,“由是失厝,令还梓州。形
色摧恧,声誉顿折。道士之望,唯指于荣,既其对论失言,举宗落采。”⑥贬回蜀地后,
李荣可能收到了驼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写的诗。李荣在长安时,与灵妃“台前镜影伴仙
娥,楼上箫声随凤史”;“仙桂丹花重迭开,双重绰约日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尽言
真侣出遨游。”遭贬后,他“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年去年来,灵妃
“春来春更思”,恰逢骆宾王于姚州平叛回到长安,便托骆写了这首缠绵悱恻的长歌寄
给李荣。⑦
    在蜀中过了几年,龙朔三年(663)五月他再度奉敕入长安。六月十二日,敕令于蓬
莱殿论义,荣与灵辩同奉见。李荣开《升玄经》题说:“道玄,不可以言象诠”,“玄
道安绝言,假言以诠玄。玄道或有说,玄道或无说,微妙至道中,无说无不说。”⑧以
他惯用的中观方法作答辩。到总章(668~670)
    中,李荣尚住东明观,在长安颇有声名,后不知所终。
    李荣颇有诗才,喜与骚人墨客交游,性诙谐,好与人辩争。《大唐新语》卷十三载:
京城僧道经常互争二教优劣,递相排斥。总章(668~670)中兴善寺被火灾所焚,尊像
烧尽。
    东明观道士李荣因作咏曰:“道善何曾善,云兴遂不兴,如来烧亦尽,唯有一群僧。”
时人虽欣赏荣诗,但声名从此而减。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八引《启颜录》称:唐有僧法轨,身材短小,在寺中开讲,
李荣前往参与讨论,相争数番。僧有旧作诗咏荣,于高座上朗诵:“姓李应须李,言荣
又不荣。”李荣未等他说下一句,即应声道:“身长三尺半,头毛犹未生。”
    四座佩服其才思敏捷。据《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罗道琮传》载:道琮在高宗末,
官至太学博士,常与太学助教康国安、道士李荣等讲论,为时人所称。可见李荣为当时
道教中领袖群伦的人物。
    李荣以重玄思想解释《老子》而著称。其重玄思想极受佛教中观论的影响,特别是
初唐盛行的佛教三论宗,给其重玄说以许多理论上的启发。当时蜀地三论宗颇为盛行,
入蜀讲“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的僧人甚多,讲论之地多离李荣住
地不远,对其必有一定影响。因此,他常借助佛教哲学解释《道德经》,提高了道教哲
学思想的思辨性。
    李荣曾注《西升经》,主要著作有《老子注》。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序》存录
“任真子李荣注上下二卷”;《宋史·艺文志》有“李荣《道德经注》二卷”。宋人尤
袤《遂初堂书目》也存“李荣注老子”。宋高似孙《子略》卷二“老子注”中录“《任
真子集注》,李荣,道士”。今《正统道藏》残存李荣《老子注》。敦煌曾出李荣《老
子注》唐高宗时写本,现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近人蒙文通于本世纪40年代末据
《道藏》残本、北京图书馆和巴黎图书馆所藏敦煌本辑成李荣《老子注》四卷,据称基
本恢复了李荣注的原貌。1947年由四川省立图书馆石印刊行。以后严灵峰也有辑校本,
收入《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第三函。    
  注:
    ① 参见《古学甄微》第347页,巴蜀书社,1987年
    ② 参见《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上以西明寺成召僧道入内论义》《大慈恩寺
沙门灵辩与道士对论》
    ③⑦ 均见《全唐诗》第3册838页,中华书局,1979年
    ④ 《卢照邻集》卷一:《赠李荣道士》第10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⑤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今上召佛道二宗入内详述名理事》
    ⑥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今上在东都,有洛邑僧静泰,敕对道士李荣叙道事》
    ⑧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大慈恩寺沙门灵辩与道士对论》

    ------------------
  

分享到:
上一篇:成玄英
下一篇:王玄览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679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