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东汉·蔡伦】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光荣与悲剧
作者:未知 (不详) 收藏

 

两年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国的蔡伦榜上有名。介绍文字云:「蔡伦是中国古代一名太监,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等压制成纸。」这个说法在性质方面肯定没有错误,也是比较科学的,但时间上似乎不尽圆满。实际上,造纸术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了,换句话说,蔡伦之前就已经有了造纸术,并非蔡伦时才有。西汉初年人们就已经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造麻类植物纤维纸了。

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新疆、甘肃等地先后发掘出西汉时期制造的纸。不过那时制造的纸纤维松散,工艺复杂,产量也不高,不利于书写。蔡伦出现以前,竹简和丝绸是制作书籍「纸页」的主要原料。竹简笨重,而丝绸价格昂贵,实用性都很差。西方国家在纸张未引进之前,大多数书是用牛皮纸和羊皮纸构成,希腊人、罗马人和埃及人则喜欢用纸莎草纸。牛羊皮纸和纸莎草纸都是稀罕之物,造价很高。

到了东汉蔡伦,改革了工艺,纸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称这种纸为字「蔡侯纸」。公元2世纪,纸张的应用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后来,中国人就向亚洲其他地区出口纸张。公元751年,中国的造纸工人当了阿拉伯俘虏,不久,造纸业就在撒马尔罕和巴格达发展起来。12世纪,欧洲人从阿拉伯国家把造纸技术学习到手。可惜,世界上知道蔡伦名字的人并不多。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今湖南耒阳县)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只是一个小宦官。永平十八年(75)秋,汉明帝驾崩,年仅19岁的刘席继位,是为汉章帝,改元「建初」。章和二年(88),章帝驾崩,年仅10岁的刘肇继位当了皇帝,窦皇后此时也就成了窦太后。由于皇帝年幼,朝中一切大权尽归入窦太后手中。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中常侍是东汉地位较高的宦官,负有传达皇帝诏令和掌管文书之责。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当时的纸张还有些粗糙,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精美的纸张,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和帝死后,邓后选了个出生才一百多天的殇帝继位,但称帝不久这位婴儿皇帝就夭亡了。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继位,即安帝。安帝履登大位的初期,邓太后自己仍然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为免遭侮辱,蔡伦自尽而亡。

蔡伦的人生轨迹,后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加以思考,倘仅从科学发明的方面来看,发明、创新等等实在不是用嘴说说就可以奏效的,权力的支持,政府的关怀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素来,人们乐意把聪颖、勤奋和刻苦作为科学发明的首要因素,这一点不假。凡是取得一点成绩的人,没有一个是智商低下的,也没有一个是懒惰的。蔡伦取得成绩,与他没有一门心思追求官位大有关系,因为只有如此才会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制造器物上,才有可能学习、改进生产技术。然而大的发明非有官方的支持不可。聪慧、勤奋等等只能是取得成功的「通用件」。蔡伦获得支持的方式在我们看来是有低俗成分的。不过平心静气想一想,封建专制社会一个宦官获得上层支持的方法,除了和掌握大权的统治者搞好关系外,实在不可能存在更好的方式。尤其,当权力持有者视科学技术为无物、为玩物的时候,要获得支持更充满无奈和辛酸。

宦官是什么?是宫廷的仆人,是皇帝的奴才,他们的发迹和没落都与皇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绕过皇权随心所欲地自由发展根本不可能。蔡伦投靠主子,目的可能很复杂,未必非要创造出一种新产品,但他体内蕴藏的发明家的素质便立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获得了一定物质支持以后,创造、革新等等,便获得了萌芽的机会。南朝范晔在《后汉书.宦者列传》中称「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汉代有些时候,科技有较大的发展,与侍弄科技的人得到「善其能」的赞誉有些关系。当然,蔡伦后来被封侯,不能看成与他的发明创造有根本的逻辑关系,是专制政权塑造的政治环境使然也说不定。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身居列侯,位尊九卿,最后却以惨死告终,这既是他个人的路向问题,也是社会环境使然。

科学创造无国界,但同时科学创造无法脱离政治,这已被人类发展史所证明。可是,为了获得创新空间,用尽畸形的手段、施展浑身解数,「公事私办」,无论如何也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责任编辑:雁飞)

分享到:
上一篇:【魏晋·嵇康】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训
下一篇:【魏晋南北朝?鲁肃】多谋善断的侠义豪杰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687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