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百年中国因明学研究概况(2)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三、因明义理的研述

  对因明义理的研究,近代的中国学者主要是从佛理和逻辑两大角度进行的。就研究层次而言,又可分为三种:

  (一)通论性的著述

  谢蒙的《佛教论理学》(1916年出版),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因明学之渊源”,认为“十四过出于足目无疑,九句因殆尼夜耶后学之所立”,并概述了《方便心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如实论》等古因明著作的内容。第二章是“三支因明论”,通俗地阐述了陈那新因明的基本内容。第三章是“因明学与论理学之比较”。第四章为“中土因明之流传”。

  太虚的《因明概论》1922年他在武昌大学的讲稿,于1936年出版。该书亦分四章,分别为“何为因明”、“因明之纲目”、“因明之解析”、“泛论因明”。

  吕澂的《因明纲要》(1926年),全书共分八章,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如把因明的发展史概括为五期共1500年,提出因明研究要“宜宗论而简疏”,认为九句因系陈那所创,该著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例举了佛经中的62个论证例式,既有助于说明因明义理,又体现了因明在佛学中的重要作用。

  陈望道的《因明学概略》是1928年他在复旦大学的讲稿,于1931年出版。全书分为篇,既“概说”、“真能立”、“似能立”、“余论”。陈望道吸取了日本学者村上专精、大西祝等的研究成果,用现代逻辑工具来分析因明义理,附有8幅欧氏图和图表20余幅,在30年代是一本很有影响力的因明通俗读物。

  虞愚的《因明学》(1936年),首次用英文的逻辑术语来标注因明概念,有的还附有梵文原名。该书附录中“墨家论理学的新体系”一文,对墨辩与因明作了系统比较。太虚法师高度评价此书:“根据古论疏而采择近人最明确之说,以相发明,并进而与西洋逻辑及名辩归纳诸述互资参证”。

  石村的《因明述要》(1981年),是十年动乱后问世的第一部因明著作,对于80年代因明的研究再兴起了某种 启蒙作用,全书共分六章,是一部通俗性的著述。

  沈剑英的《因明学研究》(1985年),依据大、小二论,广泛征引唐疏,从纵横剖面探讨因明体例规则、论证格式和立言过失等,并与西方逻辑作比较研究,阐明二者之异同。1992年,沈剑英又有新著《佛家逻辑》,此书上卷为佛家逻辑论,涉及因明的历史沿革和诸多义理,并对以往鲜有研究堕负论和误难论作了系统的概括。此二著作代表了当代中国因明研究的重要著述,已分别在台湾重版。

  1991年台湾慧炬出版社出版的林崇安《佛教因明的探讨》,该著对印度佛教的因明传承、汉藏因明论著的传译、论式的演变、量论的探讨等均有全面性的介绍。

  这一时期概论性著述还有:

  龚家骅的《逻辑与因明》,1935年;周叔迦的《因明新例》,1936年;熊绍堃的《因明之研究》,1939年;林彦明的《因明论式之批判》;覃方达的《因明新哲学论》;陈大齐的《印度理则学》,1939年;霍韬晦的《佛家逻辑研究》,1978年;郑伟宏的《佛家逻辑通论》,1996年。

  (二)专题研究

  1.关于因明发展史

  如前所述,谢蒙《佛教论理学》第一章“因明学之渊源”,对因明的发展史已有介绍。之后,吕澂在《因明纲要》的引论中,将其概括为:一、自佛说至马鸣(此迄佛灭后五百年,论法初行,散见四阿含诸小乘论);二、自龙树至于青目(此迄佛灭后八百年,论法渐详,散见《中》、《百》、《十二门论》等);三、自弥勒至于世亲、德慧(此迄佛灭后千年,论轨具备,散见《大论》、《显扬》、《方便心论》、《如实论》等);四、自陈那至于亲光、无性(此迄佛灭后千一百年,因明大成,译籍今存因明二论,又见广百论释、般若灯论等);五、自法称至于天喜(此迄佛灭后千五百年,因明再盛,译籍无专书,但梵蕃本具在)。其中的前三期是古师因明,后二期才是三支新因明。1932年,许地山的《陈那以前中观派与瑜伽派之因明》是近代中国第一篇专述因明史的论文。许地山吸取了威提布萨那、杜齐、凯斯、宇井伯寿等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从原始佛经一直到世亲《如实论》这一阶段古因明的发展脉络。文中专题对《中论》、《方便心论》、《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大乘阿毗达摩集论》、《顺中论》、《如实论》的因明思想作了概括的介绍,并对一系列因明义理作了新的探索。这是一篇极有价值的因明史论,开阔了中国学者的眼界。沈剑英《因明学研究》和《佛家逻辑》二著中也有对古师因明的介绍。近日,台湾僧人释从信的论文《阿含经的逻辑形式》认为在小乘的阿含经中已形成了“知”、“喻”、“处”的三段论式,颇有新见。另外,林崇安的《佛教因明的探讨》一书中对因明论式、正因、似因等也有所探讨。拙作《因明的历史和文化交流》(先后刊于上海《当代宗教研究》1996年2期和马来西亚《无尽灯》1996年6期)对印度因明、汉传因明、藏传因明的发展全史作了概括,并探讨了因明传播中,中印、汉藏的文化交流。

  2.关于陈那因明

  主要的论文有:

  (1)虞愚的《印度逻辑推理与推理论式的发展及其贡献》,该文分析了陈那如何从古因明的五支论式发展成为三支论式,把三支论式与三段论法作了比较,认为陈那三支论式的特点是“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

  (2)霍韬晦在《陈那以后佛家逻辑的发展》中专节论述“陈那时代因明论式结构的基本观念及其引生的问题”,提出:陈那论式的结构是“由果溯因”,“单靠”“同品定有,所溯出的因……不是充足因”,故需在《异品》中遍无,但由此会引起因喻不一致和“有法剔除”的问题。这些观点在陈大齐的《大疏蠡测》等书中已有所提及。

  (3)周文英的《印度逻辑推理论式的基本性质》,该文侧重考察了陈那三支论式与《正理经》以及后期正理派的五支论式的关系,指出陈那三支式源于《正理经》的五支式,后又被后期正理派吸收、改造。

  (4)郑伟宏的《论因三相》和《因明概论》,认为陈那的三支式“还不是真正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它离演绎推理的仍有一步之遥”;由于同、异品要除宗有法,故而喻体不是体现“一般”的全称命题,而是一种“特殊”的除外命题。

  (5)沈剑英的《印度 古典论证式的逻辑本质》,认为陈那三支式的本质是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标志者已从古因明的五支类比推理上升为演绎推理,喻体是全称命题。

  (6)此外,笔者著有《论陈那三支式的逻辑本质》和《陈那逻辑体系简说》。

  3.关于法称因明

  主要的论文有:

  (1)吕澂的《佛家逻辑——法称的因明说》(1954年)。该文实际上是对《正理滴论》的内容介绍,只有结论部分才是作者的分析。吕澂把法称因明与陈那因明作比较,认为法称“合因喻为一体”,主张“语言应与思维一致原则”,“重视经验的事实”。

  (2)虞愚的《试论因明学中的喻支问题》,认为法称“主张譬喻在推论中不是重要部分”,因为它已经包含在中词之中,但“‘为人推理’喻支终未能发”。虞愚还介绍了法称所增设的八种喻过。虞愚的另一篇文章是《法称在印度逻辑史上的贡献》,该文对法称的生平和著述作了概括的介绍,认为法称对因明的贡献主要是“对于陈那现量学说的肯定和补充”,“对陈那为自比量因三相说的补充”,“对陈那为他比量说的删削和补充”。

  (3)霍韬晦在《陈那以后佛家逻辑的发展》一文中认为法称改革了因的第二相,“使之变为‘唯在同品有’”,“亦即要求每一个因的分子都在同品内”;法称主张同、异喻与因支可分别单独立式,使三支式与三段论更为接近;法称主张“因喻合一”,省略了喻依,在因明过失论上主张“‘不共不定’可广”、“相违决定”、“不可能再有”。

  (4)徐东来的《论法称与陈那逻辑思想之差异》,分析了陈那、法称因明在认识论前提上的差异,法称对论式支分及论式秩序的改造,以及论辩中对除宗有法的态度等问题。徐东来与姚南强合写的《法称及其后的佛教逻辑学家》,则主要介绍了法称七论的基本内容以及法称后学三派的概况。

  (5)拙作《法称因明思想探析》、《记法称对陈那因明改造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认为法称的主要贡献在于佛家认识论,促使因明彻底佛学化。法称在逻辑上也有革新,但并未在支式上省略喻依和因喻合一,也没有删去不共不定过;而在同异品的界说上似不够明确,反而倒退到了古师因明的水平。

  (6)宋立道《因明的认识基础》(《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2期)对陈那因明和法称因明在认识论上作了比较研究。

  4.关于因明发展概说

  在《因明论文集》中收有下列专文:

  虞愚:《因明学发展过程简述》;周文英:《因明在印度的发生和发展》;沈剑英:《因明学简论》;吕澂:《因明学说在中国的最初发展》,《西藏所传的因明》;周文英:《隋唐时期因明的输入》。在《因明新探》中收有:虞愚:《因明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王森:《因明在西藏》;刘培育:《因明三十四年》。

  另外尚有拙文《因明研究四十年述要》,概括地介绍了中国因明研究近40年来的状况。

  5.关于玄奘的因明贡献及其“真唯识量”

  主要的论文有:

  (1)虞愚的《玄奘对因明的贡献》,该文介绍了玄奘如何在印度研习因明,并运用因明,所辩无敌的盛况;玄奘回国后翻译大、小二论,并亲自讲授、传习,开汉传因明之先河。

  (2)杨百顺的《玄奘与因明》,该文侧重分析了玄奘所立的“真唯识论”,认为从“玄奘立论之严密,可见玄奘在印研习因明之探”,但“玄奘立量大前提是错的”。

  (3)吕澂的《真唯识量》,认为玄奘比量“很好地运用了因明格式和规则”,“是成立唯识论的颠扑不破的[比量]”,“其最大的特征就是运用了“简别“的方法”。

  (4)沈剑英的《[真唯识论]略论》对比量提出了质疑,认为它“决不是‘万世定量’之正轨,而只是疏谬不堪的‘似能立’而已”,是自比量而非玄奘自称的共比量。

  (5)罗炤针对上文作有《应当实事求是地对待“真唯识量”——与沈剑英同志商榷》。此外,最近新成立的玄奘研究中心所出版的《玄奘研究》1994年首刊上也刊有温公颐、崔清田的《纪念玄奘,研究因明》、沈剑英的《玄奘是中逻辑史上的一块里程碑》,特别是陈景富的《朝鲜入华学僧对玄奘唯识学的研习与传播》一文,首次披露了因明的朝鲜传播和研习的概况,弥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白。另外,由马佩主编,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玄奘研究》(1997年)第5章“玄奘的逻辑思想”、第7章“玄奘逻辑思想发展及其历史影响”,分别由沈剑英与姚南强撰,介绍了玄奘及其弟子窥基、慧沼、智周的因明思想。

分享到:
上一篇:20世纪西藏密教研究综述(7)
下一篇:百年中国因明学研究概况(3)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581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