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孟子旁通》第08讲
作者:南怀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孟子旁通》第08讲

孟子的行为心理学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 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孟子从以羊易牛这件事情,指出齐宣王是一位有仁术的君主。齐宣王听了非常 高兴,就对孟子说:好极了,《诗经》上说的,别人有什么心事,我都可以揣摩测 度出来。这句话,就好像是为你孟老夫子说的。我当时以羊换牛,哪里是为了价钱 的问题,只是一点慈悲的心理百已。当时我看见那条牛发抖的样子,没有做什么考 虑,就那样做了,叫人不要杀牛,另外换一只羊。后来我自己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做呢?怎么会有这个心理?是什么理由使我这样做?我自己也想不出一个道理来, 你现在这样一讲,把我当时做这件事的心理状况,以及道理一说出来,的确就是如 此,和我当时的心境完全一样。回想起来,现在好像都还有那种感受。不过,你说 凭着我的这种心理,就能实行王道而名闻天下,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齐宣王不知道自己当时以羊换牛的心理,大概是当时还设有的心理学这门学问。 如果他生在现代,读过心理学,就不待孟子指明,而自己了然了。不过,也不尽然, 有些心理医生或学心理学的,自己也正好有心理病。接着,孟子就告诉他:“是心 足以王矣”,也正是对他讲的政治领导心理学,我们看孟子怎么答复他: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 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欤?然则一羽之不举, 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 不为也;非不能也。”

齐宣王问到了这里,孟子便引比喻来以问为答。他说:假使有一个人告诉你, 到底他有多大力量的时候。他说,他两只手的力气,可以举起一百钩来。可是要他 去捡起一根羽毛来,他却没有办法。至于他的眼力,可以把秋天鸟类换毛时,身上 刚长出来的茸毛末梢,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有一整车的木柴,他却看不见。像这 样的话,你齐宣王会相信他吗?

齐宣王说:不!当然不相信,世界上哪有这种事,哪有这样的人呢?孟子当然 知道齐宣王也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不合逻辑的,但是他要齐宣王亲口否定了这种不 合逻辑的假定,才好继续作深一层的进言。

所以齐宣王一否定了比喻的可能性,他就立刻说:

好了,既然能举百钧的人不可能拿不动羽毛,能察秋毫的人不可能看不见一车 子木柴,那么现在事实上,你齐宣王能以羊易牛,恩惠普及于禽兽,而你的功业成 果,老百姓却分享不到,得不到好处。我们知道,举得起百钧的人说拿不起一根羽 毛,那是不他肯用力。至于眼力可以看见秋毫末端的人说他看不见整车木柴,是因 为他不肯用眼力。而你齐宣王,对于一头牛都能够发慈悲,下命令不宰杀;可是你 的百姓们却没有过着安和乐利的生活,你还没有好好保养,保护他们,那是因为你 没有顾念到他们。所以没有去实行王道政治,而不是你没有推行王道的能力。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 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 于掌。诗云:‘别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 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 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 快于心与?”

孟子一说齐宣王有走王道路线的能力,而没有去实行王道,于是激起了齐宣王 的反问,孟子便在“不为”与“不能”的问题上,作更进一步的说明。这一说明, 又是逻辑上的一个问题。

于是齐宣王反问说,你所说的“不为”和“不能”这两种情况,又有什么样的 差异呢?什么样具体的情形是“不为”?什么样的具体事实是“不能”呢?

乍看起来,齐宣王连不为和不能都分辨不出来,这位国君似乎是太差劲,太幼 稚了。我们不可以用这样的观念去读这句话,否则的话,差劲、幼稚的该是我们了。 首先要了解,当时的齐国,在各国中是相当富强的国家之一,正如现代的美国一样。 在战国时代,凡是有学之士都到齐国去,不但孟子、邹衍这些人到了齐国,就是后 来的荀子也去了齐国,住在齐国。所以读古书要深思,要经史合参,每句每字都不 轻易放过,不要像现代有些青年读书,肤浅地去做表面的文字解释。

齐宣王当时心目中是认为,我齐国如此富强,要做的都做了,而你还说我没有 做。那么到底要怎样才算做了?我们经过一番深思,了解了齐国当时的背景,就知 道齐宣王这句话,问得相当有深度,也颇有涵养,因为他不好意思和孟子作正面的 辩论,于是对孟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是很有道理的。

权能问题

孟子答复他,假如叫一个人,把泰山挟在腋下,跳过北海,这人说,这种事情 我办不到。正如现在我们叫世界拳王阿里,挟起日本的富士山来,跳过太平洋,落 到美国西海岸去,阿里说,我办不到。这是不能,是能力不够,不是不愿意去做。 假如叫一个人去为一位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而这个人说,我没有办法,折不下来。 那么,这个人是不肯做,而不是他没有能力。

孟子引用这种譬喻,粗看起来,很像一个童话故事,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 内涵很深。一个普通人,当然不能“挟泰山以超北海”。但是如果领导,集中一国 人,或天下人的力量,那就另当别论了。再进一步来说,一个普通人,对于举手之 间,折下一根树枝,这件小事当然可以做到,但他不肯做,这又是一个问题了。这 正是孟子暗示齐宣王,你有此权能,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问题,只是你肯做不肯做 而已。因此,答复厂齐宣王这个问题以后,马上直截了当指到事实上来。于是他紧 接着说,如果你齐宣王能走王道的路子,肯施行王道的政治,以你现有的国力和所 处的政治环境而言,并不像挟泰山以超北海那么困难,并不是没有推行王道政治的 能力,就像不愿为长者折枝一样,是你不肯去实行,而不是没有实行的能力。

孟子又不待齐宣王插嘴,继续向齐宣王推销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最高理想, 以大同世界为目标的王道与仁政。他说,假使你齐宣王施行仁政,从你本身做起, 然后推行到全国的老百姓。先敬重每个人自己的父母长辈,然后推而广之,同样地 敬重别人的父母长辈,每个人都爱恤自己的子弟,然后把爱恤自己子弟的心,推广 开来,扩而充之,同样地去爱别人的子弟,等到你做到了这种程度,那么天下就可 以运筹在你的手掌上了。

正如《诗经·大雅·思齐篇》上所说的,先做一个榜样出来给自己的太太看, 使她也做到这样,然后再推广到你的兄弟身上,再扩大来教化整个的家族,乃至于 治理一个国家。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教我们推己及人,把这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心,扩而充之。如果能扩大仁心,推恩出去,保护四海的 百姓,就能够保有天下。否则的话,只顾自己的权位、利益,刻薄寡恩,那么到头 来,会连自己的妻子儿女也保不住了。

在历史上,有不少刻薄寡恩的政治领导人,都不得善终。所以古代的人,如尧、 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乃至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人,他们在思 想上、功业上,所以能够大大地超越别人,使他人望尘莫及,并没有什么其他特别 的本领,他们不过善于推广他们的仁心,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推己及人的恕道。 譬如你想吃好的,穿好的,也让别人吃好的,穿好的。从心理建设、建立恕道开始, 行仁政就是这样去做的。

可是现在你齐宣王,对于一头牛,看见它发抖,就那么慈悲,不忍心杀了它。 而你对你的老百姓,却没有像对这头牛这样的有爱心,你的恩惠并没有用到老百姓 的身上,他们并没有获得你给他们的什么利益呀!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 给禽兽恩惠,唯独不给老百姓恩惠呢?这就是孟子从心理行为上,对齐宣王的一个 分析了。

接着孟子又举出一项物理性的事例,说出一个逻辑。他说,譬如一件东西,用 秤称过,才知道它的轻重,用尺量过,才知道它的长短。世间万物,也都是这个样 子,要经过某些标准的衡量,才知道究竟。而一个人的心理,更应该如此,经常反 省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

我们要注意孟子的这句话,人的心理行为,应该经常自我检讨,这就是《论语》 上曾于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如果不及时反省。就会犯错误,而心理反省对 道德修养的重要,就和秤与尺在权衡上所占的分量一样重要,所以,检讨了自己的 行为,多加反省,就可知道自己是不是合乎道德的标准。如不反省,就无法知道自 己的思想、心理,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过,有哪些地方需要发扬光大。正如齐宣王放 了那头牛,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一样的。在佛家的唯识学里,这种反省功夫,也只能 叫做“比量”,还不是佛学心理的最高境界。其实严格地说,“比量”也就是“非 量”,这是对形而上的本体而言。至于形而下的起用来说,就不能不用“比量”了。

孟子举出心理上的衡量,更重于物质的衡量,并请齐宣王仔细省察他自己的心 理之后,进一步向齐宣王追问,难道你是要兴甲举兵,发动战争,使自己国家的官 员百姓,受到战乱的威胁,同时在国际上,造成紧张的敌对情势,你才觉得痛快吗? 换句话说,杀一头牛,你心里就不忍,便发慈悲。难道去发动凶恶的战争,你心里 反而感到痛快吗?

世上无如人欲险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欤?”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欤?轻暖不足于林欤?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欤?声音不 足听于耳欤?便嬖不足使今于前欤?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俗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托四夷也。以 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欤?”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 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孟子问齐宣王,是不是要发动战争,才觉得痛快。齐宣王说,不是的,我哪里 是想发动战争来求得自己的快意呢!不过,我有一个大的愿望,希望能够实现。齐 宣王没有直接说出他的这个理想是什么。于是孟子便问他,你这个愿望是一个什么 样的大愿望,可以说来听听吗?

齐宣王对于这个问题,只是笑一笑,并没有答复。在他这一个笑容里,也许有 故作神秘的味道,也许表现了“你猜猜看”的反问眼神;也许根本就懒得对这位孟 老夫子说;我们没在场,就不得而知了。假如把这一段故事,用现代的戏剧表现出 来,那么舞台上齐宣王的面部表情、眼神、笑声,或是无声的笑,或者打个哈哈摇 一摇头就不说下去了。该如何去表达齐宣王这时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那就要导演去 揣摩,去指导了。

总之,齐宣王没有说话,没有直接把他的大愿望说出来,孟子对他没有办法, 也只好故作猜哑谜状了。于是就说,难道说你是为了吃的方面不能满足,想吃得更 好?或者是为了身上所穿的衣料不理想,不够柔软,不够暖和,又不够轻巧?或者 是要有好看的,或者是要好听的呢?以现代的视听享受来说,别人有录放影设备, 而你还只是一架彩色电视机放在客厅里,或者你只有一部钻石唱针的留声机,而希 望有八声道、立体声,收、录、放三用的声响设备吗?拿古文和现代语一对照,就 看出今古文章的写法不同。古文精简几个字,涵盖的意义很广,现代只讲电视、录 音机两种视听上的享受,就要说上一大堆了。这是顺便说一下文学方面古今不同之 处,其余的还是由大家自己去体会它的文学价值。现在且回到原文吧!

孟子讲述了物质声色上的享受,又继续转到人事上来。他说,假如你不缺乏这 些物欲上的享受,那么难道是在你身边那些服侍你的臣仆,以及你所宠信喜爱的男 女官人,不够称心吗?事实上,现有的大小臣仆,男女宫人,已经是够你使唤,可 以把你服侍得舒舒服服,难道你还不满意吗?

齐宣王说,不!这些倒不是我所要追求的。

到了这个时候,孟子便直截了当说出齐宣王的心思来了。实际上,在我们现在 看来,孟子应该早就知道了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也许一开头说穿了,双方都难为 情,齐宣王还可能会加以否认。所以先说一些声色货利等琐碎的事,把齐宣王套住, 让他先否定了这些以后,才真正地放矢,直中红心,说到他内心深处。因此这时候 便说,既然这些都不是你的大欲,那么除此之外,你的大欲,说来也就可以想象得 到了。那就是希望扩张领土(在战国当时来说,扩张领土,自然就是掠夺别家诸侯 的土地,划入自己的版图的侵略行为,孟子不便当面指他侵略,只有含蓄地说扩张, 因此用这个“辟”字,不用“夺”字)。增强国力,让目前国际间的最强盛的秦国 和楚国,都向你低头,向你朝拜进贡,那么你站在霸主的立场,以中国之主的地位, 去抚顺四夷(东方的夷族,西方的戎族,南方的蛮族,和北方的狄族),要这些没 有文化或文化落后的民族,都来归顺你。换句话说,你的大欲是要成为全中国的领 导者。但是,以你现在这样的做法,而希望能够实现你这样的理想,满足你这样的 欲望,就好比是爬到树上去抓鱼,永远也达不到愿望的。

关于齐宣王说到的大欲,在后面他还会很坦诚、很直率地说到他个人还有好勇、 好货、好色等私欲,而有别于这里所说君临中国的大欲。孟子在前面所说的那些衣 食声色等方面的享受,也只是小欲而已。其实,这里所说的大欲和小欲,只是比较 的说法。

就人类的欲望而言,在《礼记》中记载孔子的话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是每一个人,上自帝王,下至百姓,人人共有的大欲。但是我们要知道,人的欲 望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到了某种地位,某种环境,某一时间,某一空间,他的欲 望是会变的,不断地增加累进。尤其作了君侯的人,除了饮食男女基本的欲望以外, 他的大欲就是君临天下,要权势,要更大更大的权势。普通的人,满足了饮食男女, 就是求功名富贵,拿现代的话说,是发展事业,事业成功了,要权力,可以支配别 人;有了权力,又希望君临天下;君临天下以后,还是不能满足;那么,希望长生 不老,永远活下去,永远掌握着这个权力,所以秦始皇派人到蓬莱三山去求长生不 老之药,当然是求不到,但求不到还是要求,希望在家天下的支配欲上延伸,把这 份已得的权力,传给自己的万世于孙,永远掌握下去。

在明、清之间,有一本闲书名叫《解人颐》,这个书名就说明了,只是使人破 颜一笑,松弛板起的面孔,咧开嘴来笑一笑的意思。这本书里许多记载,的确有令 人发出会心微笑之处。不过它也是像《聊斋志异卜一样,大多以狐鬼的故事来讽世。 它所搜罗的许多可笑的文字中,笑里或有血,或有泪,蕴含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启发人们的良知,在过去的时代,的确是深具教育意义的一本闲书。

这本《解人颐》中,有一篇很有哲学意味、描述人类欲望无止境的白话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这其中“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两句是我随便凑上去的。这位作 者写这篇白话诗的时候,正是君主专政的时代,当然不敢连皇帝也写进去。而在历 史的事实上,像秦始皇、汉武帝一样,作了皇帝又想长生不老的例子也不少。所以 齐宣王虽然已为一国之主,但还想君临天下,那也是很自然的趋势。

这篇七言韵文的白话诗,可说道尽了人类欲望无穷,欲壑难填的心理状态。本 来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连吃饭都成问题,一天到晚,劳劳碌碌,也许是贫户登 记,扫街掏沟的。好不容易,赚的钱吃饱了,就觉得身上穿的毛线衣,已经穿了三 五年,下水洗过很多次,不够暖和,去见朋友时,也不体面,于是在衣服上讲究起 来了。等到衣食两个问题都已解决,那么正如谚语所说,饱暖思淫欲,想娶一个漂 亮的小姐作太太。后来,太太也娶了,孩子也生了,一家数口,融融乐乐,过得蛮 好的,可是还不能满足。念头一转,家无恒产哪!总得买幢房子,弄点田地什么长 久的生产之道,打下经济基础,让下半辈子生活安闲,子孙也不愁吃穿。这些都齐 全了,还想买汽车,坐在八个汽缸的全自动别克名牌汽车里,又想到警察昨天开了 一张违规的红单子,税务员的面孔不大好看,而朋友张三做了官,比较吃得开,还 是弄个一官半职在身,才不吃亏受气,于是竞选去,或者走门路,搞个官来做。官 也当上了,可是这县政府的科长、秘书,能指挥的人太少,来指挥自己的人多,还 是不过瘾,应该想办法当大官去。又这样往上爬,结果当了皇帝还是有欲望,又希 望成仙上天,长生不老,所以这位作者最后两句结论是,人类这永无止境的欲望, 除非到死方休。其实人的欲望,是死也不休的。

梦似人生

中国文学里,有三个很有名的美梦,是指点人生哲学的妙文。一个是庄子的蝴 蝶梦;一个是邯郸梦;还有一个便是唐人李公佐著的南柯梦。纵然南柯梦醒,但人 欲无穷,仍不肯罢休。死了还想升天堂,到他方佛国,也许在那里,可以满足了在 这个世界上所不能满足的欲望吧!

其中一个唐代文学上有名的梦,便是邯郸梦。这是说一个庐姓书生,进京去考 功名,走到邯郸道上,疲倦了想休息,旁边一个老头子正把黄粱米洗好,要下锅作 饭,就把枕头借给这个庐生去睡。这个书生靠在他的枕头上睡熟了,睡中他作了一 个梦,梦到自己考上功名,中了进士,娶妻生子,又很快地当了宰相,出将入相, 四十年的富贵功名,煊赫一时,结果犯了罪,要被杀头,像秦二世的宰相李斯一样, 被拉出东门去砍头。他一吓醒来,回头一看,旁边这个老头儿的黄粱饭还没煮熟。 老头子看他醒了,对他笑一笑说:四十年的功名富贵,很过瘾吧!他一想,唉呀! 我在作梦,他怎么知道?他一定是个神仙来度化我的。于是不去考功名,跟着老头 儿去修道了。

有的说,这个邯郸梦的主角,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神仙吕纯阳,那个老者,便是 他的老师钟离权。这个故事,是教化性的,宗教哲学性的,要人看破人生。所以在 后世的文学中、诗词里,很多提到黄粱未熟,或黄粱梦觉。

但是后来有一个读书人,却持相反的意见。他也落魄到了邯郸,想起这个故事, 作了一首诗说:“四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 借枕头。”即使是梦中事,也可以过过富贵瘾。这首诗对人欲的描述,真可说淋漓 尽致。

我们除了引用《解人颐》中的一首白话诗,来说明齐宣王在人性上,很自然地 会产生君临天下的欲望以外。其次,我们再从历史上来看齐国当时的背景、国情和 环境,来了解他这欲望的由来。

据历史上的记载,当齐宣王即位的第二年,魏国梁惠王发动了战争,用庞涓为 大将,率兵攻打赵国。这一仗,赵、韩联盟,韩国向齐求救,起用孙武子的孙儿— —函瞑的战争计划,歼灭魏国的名将庞涓,打败了魏国以后,过了将近二十年的安 定生活,可以说是当时很有福气的一个君王。他在安定中,把内政做得还算不错。 在这时期,他娶了一个历史上最有名的丑女人“无盐”作君夫人,这是后话,留待 下次再说。他这样把齐国经营得几乎有了国际间霸主的气势,当然,君临中国的大 欲自然而然地就慢慢形成了。在这二十年当中,他虽有这种欲望,可是没有发动过 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只有对北方的燕国,有一次还不算太大的战役。在《孟子》本 书中,下文便有记载,在宣王晚年,到他儿子泯王的阶段,割据了燕国一小块土地, 埋下了后来被燕国乐毅连下七十余城,几乎亡国的仇恨种子。幸好有田单在莒、即 墨二城,又兴起反攻复国的事。但是当孟子在齐国的这个阶段,也正是苏秦去齐国 游说合纵的时期,从《战国策》中,“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这篇记载中,便可 了解到孟子见齐王时,那时齐国的国情了。

齐国富强的素描

“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原文:

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曰:齐南有太山,东有郸邪(山名,在今山东诸城县 东南),西有清河(《史记正义》:即贝州),北有渤海(案下云四塞之国,则大 山、瑯邪、清河、渤海。皆以山川形势言,以郡邑当之恐误。《方舆纪要》曰:齐 西有清河,即济水也。当以济水为是。),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齐地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锥如疾矢(小矢 也,喻劲疾也。),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大山,绝清河,涉渤 海也。

临淄(齐都,故齐城,在今山东临淄县北)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 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率,固已二十一万矣。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囗囗者。临淄 之途,车毂击,人户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今乃西面事秦,窃为大王羞之。

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以与秦接界也。兵出而相当,不出十日,而战胜存 亡之机决矣。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是 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

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北,故卫地) 之道,径亢父(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县南,故齐地)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 百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

是故恫疑虚揭,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夫不深料秦之不奈 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群臣之计过也。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臣固 愿大王之少留计。

齐王曰:寡人不敏。今主君以赵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

这篇资料,一开头就指出了齐国在战略上极其有利的地理形势。国内为一大平 原,而四面的疆界,都有大山巨川或深海,可为险阻。所谓“四塞之国”,易于防 守,而外敌不易入侵。

次一段,是指出齐国国富兵强的实际情形。苏秦把齐国的兵力,了解得清清楚 楚。他指出,齐国正如现代的强国一样,军队有数十万人。粮食的储存,堆积得像 山一样高。军队的强盛,攻击力量的尖锐,行动的迅速,可以雷电疾风作比拟。这 当然是苏秦夸张性的形容,但仍可见齐国的军力之强。他并指出,这样强大的武力, 一旦有敌人来侵,可以不必离开自己的国境,就把敌人击退,使得难越雷池半步。

接着他叙述齐国首都临淄的情形,当时人口就有七万户,如果以战国时代的人 口比率来说,则当时七万户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国际名都——纽约市的人口。依照苏 秦的估计,一户有三名兵役年龄的男子,那么临淄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动员二十一 万的士卒,不必再从外县市征调,这是首都一地的充足兵源。

再看临淄的繁荣,经济上的富庶,所表现在居民日常生活上的状况,真是富足 得不得了。社会安定,经济富裕后,社会的趋势就一定会变,于是吃喝玩乐都来了, 或者是玩玩竿、筑、琴、瑟这些乐器,或者是斗鸡、跑马、打球以及各种赌博性的 娱乐。在路上,车子太多,轮轴常常互相磨擦。路上的行人当然比车子还多,挤在 一起,有如台北的西门町,走起路来都感到困难。这些人把衣裳的下摆连起来,或 者把袖子接连举起,就会形成一块大布幔,密不透气的。这时候如果大家同时流汗 的话,就会像下雨似的。

由于人们都过得殷实而富裕,所以一个个都显得志得意满的样子。“家敦而富, 志高而扬。”这八个字,是苏秦对临淄居民的生活写照,我们在今天读史时,对于 这八个字,就要特别注意了。这八个字,从另一面看,也是一种弊害的源头。当一 个国家,经济安定,社会繁荣,国民收入增加之后,往往就流于浪费,生活方式多 半都骄奢淫逸,精神生活方面则道德堕落,产生优越感,看轻别人。这就是当时齐 国的情形,和今天美国的情形差不多。

下面是苏秦的说辞。他说,以你齐宣王的英明,领导国家建设,趋于如此的地 步,各国诸侯,没有比得上你的。可是你却还要对西方的秦国低头,去听他的话, 我苏秦实在替你暗暗惭愧,真是不必如此啊!

苏秦这个论调,对当时的齐宣王来说,实在是够刺激的。

苏秦指出了齐国当时地理上的先天优势,以及充沛的军事与经济力量,然后再 进一步对齐宣王分析当时的国际情势。他说,韩国和魏国会怕秦国的原因,是他们 的边界和秦国的边界连接在一起,如果打起仗来,双方出兵,力量都差不多,不出 十天的时间,就可以决定胜负。韩、魏两个国家,如果打败了秦国,这场战争,必 然是很刺激的。虽然胜了,也会损失一半的国力,余下的一半力量,实在不足以保 卫疆土,在国防实力上,还是处在空虚危险的状态中。假如打了败仗,当然更惨了, 跟着来的,就只有亡国的命运。由这样不利的形势,韩、魏就把和秦国作战,看成 了严重的问题,所以他们避重就轻,只好对秦朝贡称臣,以博取和平。

苏秦的这一分析,确实是有相当道理的,这又证明了他刺股用功,不止是读一 部《阴符经》而已。而是得到《阴符经》的启示,晓得要注意到各国的形势,去搜 集国际资料,了解各国的国情和国际现势。年轻人今天读书,实在要把握这一点, 才不会读死书,变成书呆子。

他作了国际形势的分析后,再进一步将齐国的国际关系,分析给齐宣王听。他 指出:秦国当然也有他的大欲,也想君临中国。不过秦国如果要攻击齐国,情形就 不一样了。

第一,齐秦之间,还隔了韩、魏这两个国家,还要借道于卫国的阳晋,再经过 亢父一带险要的山区。这一段路,战车无法顺利通过,马匹也不能并行。只要派一 百人守在那里,那么成千的兵力都攻不进来,是十倍兵力所不能攻克的战争死角。

还有,纵然秦国冒了最大的危险,深入内地进犯。它也还要狼顾一番。(中国 相法中,“狼顾”是奸诈的表象,因为狼在走路的时候,是低着头,眼睛向左右回 顾四周。“鹰视”是眼睛发现一个标的时,睁了大眼盯着看,眼神中含有贪婪的掳 掠意味。有时狼顾鹰视并用,这是描述一个人的奸诈、贪婪而又狠毒。)要分心注 意到韩、魏这些国家,是不是会动脑筋,乘它秦国攻击你齐国的时候,在它的背侧, 向它进攻。

以秦攻齐,既处于不利的战略形势,又有后顾之忧,因此,这只是唬唬人的心 理战术。虽然秦国的确是跃跃欲试,可是却不敢轻易付诸行动,所以,秦国不足以 为害你齐国,是很明显的事了。

苏秦分析了这些情势,最后作了结论,也是他对齐宣王的进言:现在,你低估 自己,没有想到秦国是奈何不了你齐国的,它根本不敢来攻打齐国,而你反而要去 听秦国的话,跟着它走。帮你出主意的大臣们,实在是估计错误了。如今,假使能 照我的意见来合纵,那么齐国不但在名义上,不需称臣于秦;而且实质上,还是一 个真正强盛独立自主的大国。我希望你能多加考虑。

齐宣王听了,于是“敬奉社稷以从”,加入了这个合纵的国际组织。

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知道,苏秦之所以能够同时把六个国家的相印,挂在他的 腰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从这一段苏秦口中所说的齐国情形,齐宣王用孙膑打败魏国后,二十年来的经 营,达到国强民富的地步。而苏秦以“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两句话,说 动了齐宣王加盟合纵,这证明孟子见齐宣王时,齐宣王正有称霸天下的心思,这也 就是他“笑而不答”的大欲。

在那个时候,天下知名的知识分子,大多数都在齐国,像今天的美国一样,齐 宣王当然想开疆辟土,使秦楚来朝,进而平定天下,这是很自然的。孟子当然知道 他有这个野心,这里不过是用饮食、声色这些基本的欲念来套他的话,诱导他行仁 政。孟子并没有阻止他这种欲望,只是告诉齐宣王,以他现有的政治做法,而要实 现他这样的理想,就好比爬到树上去抓鱼吃,是绝对办不到的。在他认为,齐宣王 的行为与理想是背道而驰的。

于是齐宣王说,依你这样说,我现在的所作所为,错得这么厉害吗?孟子说, 事实上你的作为,比缘本求鱼还要严重得多。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再 爬下树来就是,不会有后遗症,不会有什么祸害。可是你现在的情形不同,以你现 在的做法,去追求你那个莅临中国,抚有四夷的大欲,纵使你竭尽心力也不可能达 到目的,而且会有后遗症、副作用,会带来灾祸的。


分享到:
上一篇:《孟子旁通》第07讲
下一篇:《孟子旁通》第09讲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724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