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盟第十
◆祀遍群臣。
梅本凌本黄本臣并作神。注云:“神元作臣朱改。”唐写本正作神。
立斋按:舜典“遍于群神。”杨校云:不必据今舜典改。非是。古人口授,神臣叠韵易混,循音而笔误,从神是。
◆是生黍稷。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黍稷作稷黍。
立斋按:黍稷连词见尔雅翼。韩非外储篇:“夫黍者五谷之长也。”从黍稷是。
◆伊祈始蜡。
梅本祈作耆。注云:“元作祈柳改。”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作伊耆。
立斋按:周礼秋官,有伊耆氏。注:“古帝王号。”礼记郊特牲:“伊耆氏始为蜡。”唐写本是,范注引顾校作祈非。
◆土及其宅。
梅本凌本黄本及并作反。注云:“元作及许改。 ”唐写本正作反。
◆爱在兹矣。
梅本爱作爰。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爱作暧。
立斋按:爱为爰之形近致误,从爰是。
◆四海俱有。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四上有与字。
◆以六事责躬。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责下有人字。
立斋按:唐写本人字衍,王失校。
◆则雩禜之文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则作即。
◆掌六祝之辞。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祀作祝。
立斋按:王校唐写本,误祝为祀。
又按:周礼春官有六祝之辞,从唐写本作祝是。范注云:“孙云唐写本作祀,今检唐写本明是祝字非祀也,与王校本同其失误也。
◆夙兴夜处。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处作寐。
立斋按:夙兴夜处出仪礼士虞礼篇:“夙兴夜处不宁。”夙兴夜寐,出诗小雅,此宜从夜处,因附论庙之祝,本仪礼之文也,唐写本以夜寐习见而改之者非也,王校是。但引仪礼之文,不以不宁断句,是误读也。
◆言于附庙之祝。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附作祔,唐写本亦作祔,祝作祀。
立斋按:从祔是。又按附祔古文均作□,附祔皆后起字,见罗雪堂先生说。
◆所以寅虔于神祇。
梅本处作虔。注云:“许改。”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
◆春秋己下。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春上有自字。
◆祝币史辞。
梅本凌本黄本祀并作祝。唐写本作祝弊。
立斋按:左传昭十七年:“祝用币,史用辞。” 从祝是。
◆至于张老成室,致善于预哭之祷。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于作如,成室作贺宫。
立斋按:王校本于宫室失校,从唐写本作贺宫是。又按:唐写本善作美当从。王校云:“祷字当作颂,舍人盖误记耳。”左传善颂善祷,颂祷皆可从,无所谓误记,王校非。
◆获佑于筋骨之请。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佑作佑。
立斋按:佑佑古通,见集韵。楚词天问:“惊女采薇鹿何佑。”注“佑一作佑。”
◆可谓祝辞之组纚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作纚丽,下有者字。
立斋按:纚,说文:“冠织也。”离骚:“索胡绳之纚纚。”诗小雅:“绋纚为之。”纚字不误,王校从丽非。
◆汉之群祀。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汉上有逮字,之作氏。
立斋按:王校云,以唐本作氏为确者非是,盖氏指晋氏族业之兴衰,此二字为指事类之相属,之字为长。
◆肃其旨礼。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注云:“旨一作百。”唐写本旨作百。
立斋按:唐写本可从。
◆既总硕儒之仪。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仪作义。
立斋按:义仪古通。汉书邹阳传,师古注曰:“ 义读曰仪。”
◆侲子驱疾。
梅本驱疾作驱疫。注云:“元作欧疾王改。”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
◆越巫之祝。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范注引孙云:“唐写本祝作□。”
立斋按:范注误,草书之兄,上作两横点,范注未辨致误,且凡列唐写本均引孙云云,是未见唐写本也,作□者非。王校亦误识作说益非也。
◆体失之渐也。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体作礼,唐写本作体。
立斋按:从礼为长。
◆唯陈思诰裁以正义矣。
梅本诰下有咎字。注云:“元脱曹补。”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诰裁作诘咎。
立斋按:诰咎文见艺文类聚,序中有诰咎祈福句,不作诘,王校所引困学记闻作诘者非,从诰咎是,亦见曹子建集。
◆若乃礼之祭祀。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祀作祝。
◆盖引神而作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而作之,铃木云闵本神作申。
立斋按:易系上:“引而申之。”又申神古通。
◆然则策本书赠。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赠作赗。
立斋按:作赗是,见仪礼即夕礼:“书赗于方。 ”左传襄二十九年:“楚人使公,公视襚。”杜注:“ 诸侯有使赗襚之体。”释文云:“一本作赠。”
◆因哀而为文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无而字。
◆颂体而□仪。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作祝,唐写本同。王校云仪疑作义。
立斋按:□祝古通,体质而仪式也,从仪是,王校非。
◆太史所作之赞,因周之祝文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太史作太祝,作作读,因作固。
立斋按:因从唐写本作固是。
◆凡群言发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发作务。
立斋按:从发是,务与下句实务犯重,王校非。
◆而降神实务。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实务作务实,唐写本同。
立斋按:作务实是。
◆班固之祀濛山。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祀作祠,濛作涿。
立斋按:严可均全汉文廿六辑得涿邪山祝文四句,及文选逐邪山祝文,皆作涿,从涿是,王氏于唐写本此条失校。
◆奠祭之恭哀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奠祭作祭奠。
◆骍毛白马。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毛作旄。
立斋按:毛旄古通,史记夏本纪:“羽旄齿华。 ”
◆以及要契。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以作弊,契作劫。
立斋按:下文道废则汽始,与弊字应,举曹毛之事,与劫字应,唐写本是。
◆臧洪歃辞。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歃辞作唾血。
立斋按:歃、说文歃血也,盟者以血口一旁曰歃血,史记平原君传:“王当歃血而定从。”通作喢,后汉冯衍传:“喢血昆阳。”古人无作唾血者,唐写本误。
◆气截云蜺。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气作辞。
◆无补于晋汉。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无于字,晋汉作汉晋。
立斋按:古人于时序倒置,始例有二,皆见于离骚。一曰:“汤禹之祗敬”,一曰:“汤禹俨而求同” ;所以然者,先举近以及远,亦行文之便而已。称晋汉本离骚,两从可也。
◆奖忠孝。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奖下有乎字。
◆故知信不由衷。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不由作由不。
立斋按:左传桓二年:“信不由衷,质无益也。 ”唐写本误倒置,王失校。
◆共存亡,戮心力。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无共字心字。
◆宜在殷鉴。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在作存。
立斋按:唐写本是。
◆毖□钦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钦明作唾血。
立斋按:唐写本误。
评论 0 条 / 浏览 107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