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第十六
◆史载笔左右使之记已者。
梅本左右下有“史者使也,执笔左右”八字。注云:“八字元脱。”胡孝辕本补己作也,者字无,御览黄本并同。凌本无左右二字。立斋按:左右衍,下补八字是。
◆左史记事者,右史记言者。
梅本左上有古字。注云:“元脱孙补。”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两者字。
立斋按:御览是。
◆言经则尚书,事经则春秋。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二则字,下有也字。
◆商夏被于诰誓。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改正作夏商。
立斋按:商夏本离骚之汤禹、说见前,王校改正为夏商非。
◆洎周命惟新。
黄本同。梅本凌本洎并作自,惟并作维。
立斋按:嘉靖本作洎,王校末见嘉靖本无烦据改。又惟维互通,六经中惟维唯三字互通,率作语辞,累见毛诗左传论语均如此。又训独也。朱子云:“惟以心思也。唯从口应辞也,古皆通用。”又见韵会。杨校云、奏启篇之“唯新日用”,时序篇、“武帝惟新”,二惟字当改作维。按据杨校则六经中可改者多矣,殊非。
◆三正以班历。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历作历,杨校云:“历说文所无,当作历为是。”
立斋按:历历互通,古文作麻,北宋小字本说文日部:“麻象也,从日麻声。”史记率作历,五经中历历互见,杨校非。
◆天子闵王道之缺。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上有昔者二字,御览同。黄本注云:“二字从御览增。”御览闵作□。
立斋按:从御览增者是,□广韵聪也,与闵别。正字通,□闵互通者非,御览作闵者非。
◆然睿旨子亡幽隐。
梅本亡字下注云:“二字衍。”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存亡二字,隐作秘。
◆于是就大师以正雅颂。
梅本凌本黄本大并作太。御览作大,杨校云、按作大字是,论语八脩作大,范宁谷梁传集解序、于是就大师而正雅颂,因鲁史而脩春秋。舍人遣词出此。
立斋按:大、太古通,经吏太率作大,如大极、大宰,论语大庙、大师皆读如太也,杨校非是,盖大皆读作太也,王失校。
◆丘明同时。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时作耻。
◆转受经旨以授其后。
梅本凌本黄本其并作于。御览受作授。
立斋按:受承也,论语:“君子不可以不知而可大受也。”授、付也。诗郑风:“还予授子之粲兮。” 御览非。
◆至纵横之世。
梅本凌本黄本至上有及字。注云:“从御览增。 ”
◆录而弗叙。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弗叙作不序。
◆故节简而为名也。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节作即,御览无而字。
◆爰及太史谈。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太字。
◆子长继至。
梅本凌本黄本至并作志。注云:“元作至胡改。 ”御览正作志。
立斋按:志是字,言子长继父志为书也。
◆甄序帝绩。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云:“铜活字本御览绩作绩,宋本御览误作续。”
立斋按:绩、玉篇功也,通作绩。
◆十表以谱年爵。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云:“本篇不言世家,恐有脱误,当据班彪史记论,世家以总公侯,列传以录卿士。”立斋按:范注可从。
◆观司马迁之辞。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司马迁作史迁。
立斋按:从御览是。
◆至于宗经矩圣之典。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矩作规。
◆遗亲攘美之罪。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美作善。
◆并违经实。
梅本凌本黄本并作“违经失实,”无并字,注云:“元脱朱补。”
◆张衡同史。
梅本凌本黄本、同并作司。
立斋按:司字是。
◆而或同迁固。
梅本凌本黄本或并作惑。
之斋按:惑字是,此讥平子欲为元后立纪也。
◆何有于三后哉。
梅本凌本黄本三并作二。
立斋按:如三字是,似指吕后及元平二后,如二字是,似指元平二后;如三或作王字,则指元帝王后为是,若折衷而言,应从上文作二后为长也。
◆司马彪之详实。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司上有若字,注云:“自御览补。”
◆记传互出。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互作并。
◆或疏阔寡耍。
梅本凌本黄本御览并同。
◆非妄至誉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无至字。
◆系乎着作。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系作繁,铃木云:“繁当作系。”
立斋按:系、繁并通。
◆干宝述纪。
梅本凌本黄本干并作于。
立斋按:从晋书作干是。
◆以审正得序。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得作明。
◆举例发凡。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引明钞本御览凡作目。
◆自史汉以下。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自字。
◆莫有准酌。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有作不。
◆至邓●晋纪。
梅本凌本黄本●并作璨。御览同。
立斋按:从晋书作璨是。
◆又撮略汉魏。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从御览改撮略为摆落。
立斋按:撮略举其要,摆落删其繁其,纪体条例,两存其善,从撮略为长,略亦含摆落义也。
◆虽湘州典学。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州作川。
◆亦有心典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心下有放字。
◆及交国立例。
梅本凌本黄本御览交并作安。
立斋按:从安是。
◆必贯乎百姓。
梅本凌本黄本姓并作民。注云:“元作姓梅改。 ”
◆欲其详悉于国体。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铃木云:“玉海体下有也字。”
◆然纪传为式。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纪传作传纪。
◆编年缀事。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缀作经。
◆文非泛论。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泛作记。
◆总会之为难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会作合。
◆而数人分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而字。
◆则病于不周。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病作漏。
◆故张衡摘史班之舛滥。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摘作擿。
立斋按:摘、擿通,说见前。
◆公羊高。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高作皋。
◆荀况称录远略近。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况作悦。
立斋按:此撮用荀子非相篇之语意而变其词耳,御览非。
◆莫顾实理。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实理作理实。
◆欲详其迹。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迹作迹。
立斋按:迹迹通。
◆我书则传。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传作博。
◆至于记编时同多诡。
梅本时下有一时字。注云:“元脱胡补。”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正有时字。
◆动劳之家。
梅本劳作荣,凌本黄本并同。
◆迍败之士。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迍作屯。
◆虽令德而嗤,理欲吹霜喷雾,寒暑笔端。
梅本凌本黄本喷并作煦,御览理作埋,无常字欲字。
立斋按:此数句应作“虽令德而常嗤,吹霜煦露,寒暑笔端,”理欲二字似衍。
◆此入同时之枉可叹息者也。
梅本凌本黄本入作又,枉下有可为二字,御览枉下有论字。
立斋按:从御览是,嘉靖本入为又之讹,脱可为二字。
◆欲述远则诬矫如彼。
梅本凌本黄本欲作故。注云:“元作欲朱改。” 御览欲作故。
◆记近则回邪如此。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记作略。
立斋按:从记是。
◆唯素心乎。
梅本凌本黄本心并作臣。注云:“元作心,今改谓左丘明也。”
立斋按:王校据纪评从素心者非是,盖素心自有出处,然检下文固尼父之句,则作素臣为是,此梅本注云所以称左丘明也。
◆负海内之责。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引诸本责作贵。
立斋按:从责是。王校非。
◆而赢是非之尤。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赢作嬴。
立斋按:梅本实作赢,不作嬴也,王校误,作赢是。
评论 0 条 / 浏览 98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