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4)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赘论

    佛教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境由心造”,我们人类所生存其中的环境,并非机械的自然,也不只是生物的自然,它是同时反应出人的道德自觉与宗教实践的“人化自然”.因此,在宗教的终极关怀下,生态学有着积极的批判潜能和重建现代文化的力量。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上,佛教的超越精神和广博视野,理应为现代生态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石。就佛学的第一义谛而言,在“心”与“境”的关系中,“心”无疑是第一位的。杨惠南、林朝成等学者所提出的“心境并重”乃至“境”先“心”后的提法,须落实在世俗谛层面上看,而且多少还带有“矫枉必须过正”的愤激之情。笔者曾经指出,人间佛教具有三个层次:社会适应,社会关怀,社会批判。杨、林等学者所批评的台湾佛教界的环保思想,恐怕与佛教界对世俗社会的过度适应不无关系。如果避开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政治运作,那么“心灵环保”一类口号,就变成为环境污染人人有份的各打五十大板,使环境问题无从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佛教必须进入到社会批判的层次,才能使佛教的社会关怀真正成为可能。

    佛教对社会的关怀和批判,与向社会的学习和适应,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正如林朝成教授在结论中所指出的:“透过社会学习,当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生态思考,以回应当代的挑战,至于重视内心轻忽外境的主张,或源于心为绝对的自变数的主张,或源于传统的单向直线的思考,或源于佛教缺乏社会哲学的中间机制,以做为思想的参照平衡点,这种种可能的原因,透过整体的社会学习,正是重建佛教整体思想的契机。”

    参考资料:

    王俊秀、江灿腾:《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以台湾地区的佛教实践模式为例》《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杨惠南A:《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以“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为例》,《当代》第104期,1994.

    杨惠南B:《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林朝成A:《宗教生态学看台湾佛教界的的环保观及其实践之道》,《白圣长老圆寂三周年纪念论文集》,1992.

    林朝成B:《心净则国土净–关于佛教生态观的思考与挑战》,《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分享到:
上一篇: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3)
下一篇: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2)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693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