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中国古代的文气论(5)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五、属于鉴赏论的文气论

    曹丕的文气论一开始就是为了树立良好的批评风气而提出来的,或者说是在对当时作家、作品的评论过程中建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赋予文气论更为丰富的内容,使得文气论中的鉴赏理论越来越有系统,而自具特色。现撮要介绍三点。

    (一)以作家禀气之清浊而识文辞之美恶。既然文为“气”之所寓,而文以“气”为主,自然要识别文之美恶、优劣,首先就要了解作者所禀之气如何,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知人论文。曹丕虽强调作家先天所禀之气对文风的影响,但在具体评论作家和鉴赏作品之美时,已注意到作家之气因后天影响而出现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作品美恶的制约作用。后来人们论文似乎更为重视作家的养气之功、多从作家所禀之气和受到的后天影响来探寻文中之美的成因。比如刘勰、柳冕注意到时代、社会环境、审美观念对作家的影响,《淮南子》讲到地域对人性格的影响,颜之推、魏征、傅若金等注意到南北文风不同对作家创作风格和作品艺术美的影响,苏辙注意到阅历对作品高下的影响,韩愈、李纲注意到政治活动、生活遭遇对文章成就的影响等等。由于对养气之功的重视,人们往往把作家的文化修养、道德涵养作为判断文章美恶的标准。从人品看文品,从人风看文风,还从学识功底、文学修养(包括写作技能)、审美趣味等方面鉴赏文章的风格美,而细道其由来。

    (二)标举“气”、“韵”为诗文的重要美学特征。从曹丕到林纾,凡持文气论者无不认为“气”、“韵”为诗文之美。陈善讲“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扪虱新话》),姚鼐论文言“文韵致好”(《与陈硕士书》),管同论文谓“孱弱无劲气,未得为佳”(《与友人论文书》)。唐宋古文家重气、韵的论述很多。而北朝的颜之推、宋代的李庸都把气韵当成文章四要素之一。如颜氏说“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即气韵,调之为韵,见李善注(文选·颜延之‘秋胡诗’》)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颜氏家训·文章》)。姚鼐还说:“夫文章一事,而其所以为美之道非一端:命意。主格、行气、遣辞,理充于中,声振于外,数者一有不足,则文病矣。”(屿陈硕士书》)曾国藩也说“行气为文章第一义”。颜、李是从文章必备之美的角度谈文之“气”、“韵”,姚、曾是从如何创造文章之美的角度谈文之“气”、“韵”,都说明“气”、“韵”是文章的重要美学特征。人们鉴赏诗文,如果不能领略“气’、“韵”之妙,自然说不上把握住了诗文的全部审美价值。

    (三)把因声以求“气”作为领略“气”、“韵”之美的重要方法。在钟嵘那里,因声以求“气”属于创作之道。在钟嵘之前之后的许多诗人、作家那里,吟哦诵读都是作为领略作品之美的一种方法。远的不说,如李白的“高吟”、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韩愈的“口不绝吟”、白居易的“口舌成疮”皆是。但明确主张因声以求“气”的似乎是桐城派及其追随者。刘大櫆说“文章的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矣”。“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姚鼐说“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人。不知声音,总为门外汉耳”(《与侄孙石甫书》)。又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并告诉他人“急读以求其体势,缓读以求其神味”《尺牍》卷6)。传说“刘海峰绝丰伟,日取古人之文纵声读之,姚惜抱则患气羸,然亦不废吟哦,但抑其声使之下耳”(张裕钊《答吴挚甫书》)。曾国藩于以声求“气”之道体会似乎尤为深刻,他说过:“温苏诗朗诵颇久,有声出金石之乐。因思古人文章所以与天地不敝者,实赖气以昌之、声以永之,故读书不能求之声、气二者之间,徒糟粕耳。”《辛酉十二月日记》)又说“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泳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碱丰八年七月甘一日家训》)。传说张裕钊一日读韩文有不解处,欲请曾氏释疑,及至曾氏书房外,闻曾氏正吟哦其文。裕钊驻足静听,闻数逾而疑自消。见得诵读亦有工夫,不单能求“气”、“韵”之美,而于文章通体之妙,亦能吟而得之。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文气论(4)
下一篇:世界史视野的拓展与当代中国史学(2)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557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