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西游记》中的教育思想(3)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八、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教育环节,它的地位被苏霍姆林斯基摆在第一位,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起始环境,《西游记》中没有直接描写家庭教育,但从其人物性格特点上反映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孙悟空是一天生石猴,由天地生成,没有父母管教,野性十足,从师学艺时,他已经生成多时,须菩提祖师传其技艺,而疏于教化,等到学业有成,方才发现其顽劣之性,已经是悔之不及了,只好放之于社会,而社会教育就是将其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的惩罚。

    唐僧出生之后即入佛门,以僧寺为家,所以他自小受到的教育是书中所写的正途,他只知念佛诵经,修高尚之品德,从而做得了师父,教育他的徒弟们改过自新, 修身养性,终成正果。

    猪八戒和沙僧本是天上神仙,一个是投胎转世,一个是被贬于下界,白龙马是一逆子,他们均受到过原来生活环境下的教育,可谓是受过家庭教育的人了。

    第八十三回中:李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妖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噫!父见子以剑架刀,就当喝退,怎么反大惊失色?原来…这一段说明了’托塔李天王‘名之来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李天王家庭教育的失败,从而表现出对家庭教育的关注。

    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须菩提祖师是孙悟空的第一位师父,作品对其描写不多,但就其传授悟空技艺来看,显现其高深的学识水平。等到孙悟空回至花果山,斩魔夺宝,大闹天宫,又衬托出祖师本领之高,无愧于“祖师”之名了。

    唐僧是孙悟空的第二位师父,自幼出家,念佛诵经,其学识可谓高深,在西天取经途中,他始终以自己的言行训化顽徒,经受住财、色、权等诸般诱惑,念念不忘取经大事,最终完成使命,和徒弟们共同修成正果。

    《西游记》中描写的最高境界是西天如来佛主住地-灵山。如来佛主其德、学之高深被衬托的更加精妙,灵山是研究德、学的最高境界,是小说中德学高人的聚集地,它决定和控制着世间万物的生命轮回,这一方面表现出极度的想象和夸张,同时也表现出迷信色彩,但并不降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现实意义。

    十、训教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罪

    在当今重视教育的时代,社会各界都关注教育,关心子女的学业,各级学校以及主管教育者都采取各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管理。如何评价教育,评价学校,评价教师是社会非常关注的事,《西游记》中表现出了“训教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罪”教育评价思想。

    小说开篇就是猴王出世,寻师学艺。须菩提祖师的关爱和教育把孙悟空培养成一位高材生,传艺的过程表现出祖师对学生的喜爱之情,在他所收的弟子中大约多少年间也遇不到一位象孙悟空这样有材质的徒儿。但最终还是在悟空学业完成后被他逐出师门。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这里表明祖师已经后悔自己对徒弟的训教不严,没有做好思想教育,是对自己的否定。孙悟空通过自己的勤于思考,勤于练习,学成了一身本领,得以长生。

    唐僧则充分表现出了为师的严厉。徒弟稍有过错就会得到他的训教,严重时会得到惩罚,如念咒,借别人之力将徒弟捆绑吊打,师徒间的恶语,也体现出师之严厉。顽徒不听训教时的恼怒心情,徒弟对师父亦产生恼恨之心,表现出对师父训教的不理解,甚至要打杀师父。等到孙悟空兄弟三人做了师父时方才明确了这一教育思想。

    第八十八回中:行者笑道:“教便也容易,只是你等无力量,使不得我们的兵器,恐学之不精,如’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古人云:’训教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罪‘汝等既有诚心,可去焚香来拜了天地,我先传你些神力,然后可授武艺。”

    “训教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罪”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两者所承担的责任明确了,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的道理极为明了,这是我国古代教育评价思想。

    《西游记》中每一回都是一节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这可能是着者的有意安排,可能是着者一时之灵感所致的“无巧不成书”,也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它是一部神话色彩的奇书,书中把顽劣之徒训教成“佛”,修成正果,这也说明了教育可以创造神奇。教育是无止境的事业,教育方法也因人而异,千变万化。

    第九十八回中:大仙道:“圣僧,你与大圣、天蓬、卷帘四位,已到福地,望见灵山,我回去也。”大圣引唐僧等,缓步登山,不上五六里,见了一道活水,滚浪飞流,约有八九里宽阔,四无人迹。三藏心惊道:“悟空,这路来的差了,敢莫大仙错指了?此水这般宽阔, 这般汹涌,又不见舟楫,如何可渡?”行者笑道:“不差!你看那壁厢不是一座大桥?要从那桥上行过去,方成正果哩。”那桥是一根独木桥,又细又滑,独有悟空过的去,亦是摇摇摆摆。最终,师徒是乘了一只无底的船儿方才过去。这在小说最后仍然表明,要取得成功并非易事,他们取得成功的方式方法并非是一根独木桥,而是一只无底之船,这里的寓意更深。

    综上所述,《西游记》是一部如何育人的古典小说,它总结了我国许多传统的教育思想,并将它们蕴含于小说之中,它弥补了我国古典小说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缺失,因此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吴承恩。西游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 王顺兴,韩永昌。教育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原载:《河套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分享到:
上一篇:《西游记》中的教育思想(2)
下一篇:《西游记》与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2)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609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