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曾亚兰:湘娥即屈原 屈原即少陵(4)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屈原《湘夫人》以神话为情节,神灵为人物,配以神话境界,充满神话气氛。然而,其中神灵间的关系、情感、心态等喜怒哀乐,皆犹如人世间社会现实,及人际之间所发生的得失情事。虽然《湘夫人》没有直接描写屈原的生平理想和遭遇处境,也没有明言屈原如何失意空幻和伤感哀怨,然而,其中情意曲折的描述、展现和表达却不能不令人自然联想到屈原自身身世,而从歌中湘君的行事景况和表白感概看,则就是活脱脱一个神话中的屈原。顷襄王信谗言,徙屈原于沅、湘。屈原出行见楚人祭祀湘水神的仪式歌舞热烈,巫们尽职而虔诚有加,尤其是扮湘君的男巫在祭祀中的敬业表演和无比投入的感情深深打动了屈原,而男巫在祭祀中所扮的湘君形象和故事尤为触动屈原的内心深处的隐痛,湘君的美好追求、不幸遭遇,及情感历程酷似屈原,因而屈原以自己晚年遭谗言被放逐的经历融合着对湘君的同情、感动与敬爱,在《九歌》组乐中写出这段尤其华丽凄美而感动人心的乐章。依笔者看,《湘夫人》隐隐然寄托着屈原喻己之意,与其说其写的是湘水神,还不如说写的是屈原自己。

    杜甫出峡后,经松滋,至江陵,其寄生之主乃荆南节度使阳城郡王卫伯玉。此人喜欢附庸风雅,也算重视文人,而杜甫能为他做的事只有赋诗酬赠,为其奉承宴游幕府官僚而已,因而未见任用。杜甫在江陵小住之后就不得不继续漂泊,所作《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诗开篇有曰:“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形骸元土木,舟楫复江湖”.起语突然,凄凉无奈,道出穷途漂流苦状。出江陵,至公安,杜甫《晓发公安》诗有曰:“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原注:数月憩息此县)在湖北公安县生计仍然难以维持,小住后,亦不得已而凄然离去,再寄望于前方,寻找能收留自己的寄生主。舟停岳阳,其《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深意于岳州裴使君,然事与愿违,裴使君无意收留他,惟有继续南征。其《南征》诗有曰:“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希望变成伤心,无可奈何,无处安身,无有知音,此即南行之故。杜甫入洞庭湖,经青草湖,宿白沙驿,过湘阴,谒湘夫人祠。湘夫人祠在今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中君山上。晋张华《博物志·人名考》载:“洞庭君山,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又《荆州图经》曰:湘君所游,故曰君山”.[25]君山滨洞庭湖,又名湘山、黄陵山。

    杜甫入祠凭吊湘夫人,有感而作《湘夫人祠》诗。次日杜甫回望湘夫人祠,又作《祠南夕望》诗,诗有曰“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张綖注曰:“如此清绝之地,徒为迁客羁人之所历,此万古所以长嗟也。结语极有含蓄”.[26]道出杜甫拜谒湘夫人祠心事。追随而不遇,湘夫人之遗恨,亦是杜甫和屈原之遗恨,故万古共一长嗟。杜甫《湘夫人祠》诗曰:

    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帏尘。

    晚泊登汀树,徽馨借渚苹。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

    黄鹤注此诗作于大历四年春。“湘妃庙”,即湘夫人祠、湘山祠。据史籍,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南巡,途中至此地遭遇大风之灾。《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始皇)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河神?’博士对曰:‘闻之,尧之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归”.[27]其中秦博士答始皇之言谓,湘山祠中所祀湘君为尧之女,舜之妻。唐司马贞“索引”曰:“《列女传》亦以湘君为尧女。按:《楚词》《九歌》有湘君、湘夫人。夫人是尧女,则湘君是舜。今此文以湘君为尧女,是总而言之”.[28]湘山祠,唐张守节“正义”曰:“《括地志》云:‘黄陵庙在岳州湘阴县北五十七里,舜二妃之神。二妃家在湘阴北一百六十里青草山上。盛弘之《荆州记》云青草湖南有青草山,湖因山名焉。《列女传》云舜陟方,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因葬焉。’按:湘山者,乃青草山。山近湘水,庙在山南,故言湘山祠”.[29]杜甫所见的湘妃庙虽然庙貌肃肃俨然,但已经衰颓寂寞,空墙无声,虫书苔藓,帐幔尘封,惟有春燕独自飞舞穿行其间

    此诗写湘夫人祠沧桑空寂的凄凉景象,借凭吊湘夫人以抒苍梧之慨,并寄寓眷恋不忘之意。开篇即描述祠中颓败冷寂景象,首句点明拜谒之地,次句记述谒祠时节。黄生论曰:“首用‘肃肃’二字,令人凛然起敬。”[30]极是。诗前四描写祠中之景,透露出惋惜与伤感。仇兆鳌曰:“此诗虫书、燕舞二句,只摹写祠中景物,自见庄雅”.[31]杨伦《杜诗镜铨》眉批:“黄白山云:三、四本属荒凉,语转浓丽,亦义山之祖”.[32]后四描写祠外之景,兼发感慨。‘微馨’句,王嗣奭《杜臆》:谓“见香炉无烟矣”.又曰:“言欲借渚苹以表己荐香之意。”[33]于此足见庙貌衰微,祠内空寂。末二句“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仇兆鳌注曰:“苹树斑筠,皆出祠后所触目而徘徊者”.[34]斑筠,亦即湘妃竹,又曰斑竹、泪竹、湘竹。晋张华《博物志·史补》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35]杜甫的描写皆眼前实情实景,亦皆以实笔抒写之。末二句感慨的是舜与二妃的神话传说,然笔法仍然直书实写。黄生论此诗曰:“空墙碧水,写荒凉之状”.又曰:“七、八倒叙,因泪筠绮而知妃恨耳。苍梧何恨?恨不得从舜也。用本色作收,而自喻之旨已露”.[36]追随帝舜而不遇是二妃的悲哀,也是杜甫的悲哀,杜甫从湘妃的哀怨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故于诗中借他人酒杯以浇自己心中块磊。王嗣奭论之曰:“臣之望君,犹妻之望夫,‘苍梧’之恨,不为夫人发也。”又曰:“结亦寓思君意。”[37]此论甚为精到,直说出杜甫心事。杜甫此诗凭吊屈原、拜谒湘夫人,然于含蓄中则有寄寓。

分享到:
上一篇:曾亚兰:湘娥即屈原 屈原即少陵(3)
下一篇:曾亚兰:湘娥即屈原 屈原即少陵(5)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499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