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金瓶梅》的主题人物,学会鉴别人物在故事中的主与次(3)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五、李瓶儿终于改嫁西门庆

    第14回写李瓶儿为了巴结潘金莲,虽然还在孝服中还是去给潘金莲祝寿。在故事中潘金莲告诉李瓶儿:西门庆准备“把二娘那房子打开,通做一处,前面盖山子卷棚,展一个大花园;后面还盖三间玩花楼,与奴这三间楼相连,做一条边。”由此可知潘金莲本来住在老花园中,西门庆用花家的钱买来花家的住宅后,把它全部打倒,扩建成一个大的新花园,新花园和老花园连成一片,新盖的玩花楼就是建立在花家废墟之上的,它与潘金莲住的三间楼连做一条边。

    第16回西门庆直接对李瓶儿说:“你这边一所通身打开,与那边花园取齐。前边起盖个山子、卷棚、花园耍子去处”,“这边与那边,一样盖三间楼,与你居住”.为了帮助西门庆盖玩花楼,李瓶儿又给了二百两银子。第19回写李瓶儿八月二十日终于嫁给了西门庆,她的嫁妆于事先“雇了五六副扛,整抬运四五日”,“都堆在新盖的玩花楼上。”玩花楼这个名字起的好,西门庆霸占了花子虚的妻子和全部财产,他在玩花楼里尽情玩弄的是花子虚的花,其淫乐的基础是建在花子虚家破人亡的痛苦之上的。可见,“玩花楼”这个典型环境具有多么深刻的含意,它滴下的正是花家的血和泪。作者是为谁而哭、为谁而写!难道还不明显吗?“玩花楼”这个典型环境表现出了《金瓶梅》故事的起因和实质。故事一再强调玩花楼的位置,就是为了提醒读者充分注意这一写法。潘金莲所住的三间楼,虽然也可以称为“玩花楼”,但它原在西门庆家的花园中,是西门庆家的旧楼。新旧两楼,泾渭分明。后来第82回写的陈经济画楼双美,他就是在旧玩花楼里玩弄的潘金莲和庞春梅,这对于不断玩弄别人妻女的西门庆是一个报应,也是对西门庆玩弄李瓶儿一事的直接报复。由此看来作者是站在花家的立场上写作的,陈经济这个人物替花家报了仇;也可以看出李瓶儿的故事是《金瓶梅》的主题故事,李瓶儿是《金瓶梅》的主题人物,第一女主角;还可以看出潘金莲不是第一女主角,她只起到替西门庆还债的作用。许多人没有真正读懂《金瓶梅》,错以为女一号是潘金莲。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难正确理解《金瓶梅》的故事内容和写作动机。

    第27回写李瓶儿对西门庆说:“奴身中已怀临月孕”.第30回写李瓶儿“待养孩子”,良久,只听房里呱的一声,养下来了。蔡老娘道:“对当家的老爹说,讨喜钱,分娩了一位哥儿。”吴月娘报与西门庆。西门庆慌忙洗手,天地祖先位下满炉降香,告许一百二十分清醮,要祈子母平安,临盆有庆,坐草无虞。这潘金莲听见生下孩子来了,合家欢喜,乱成一块,越发怒气生,走去了房里,自闭门户,向床上哭去了。

    正热闹之时,忽报:“来保、吴主管在东京回还”.二人进来,见了西门庆报喜,悉把到东京见蔡太师进礼一节,从头至尾说一遍。“太师老爷说朝廷钦赏了他几张空名诰身札付,就与了爹一张,填写爹名姓在上。填注在金吾卫副千户之职,就委差在本处提刑所理刑,顶补贺老爷员缺。”于是把印信札付,并吏、兵二部勘合,并诰身都取出来放在桌上。西门庆看见上面衔着许多印信,果然他是副千户之职,不觉欢从额角眉尖出,喜向腮边笑脸生。便把朝廷明降,拿到后边让吴月娘众人观看,说:“李大姐养的这孩子甚是脚硬,到三日洗了三,就起名叫做官哥儿罢。”

    生了官哥儿之后,西门庆的更加宠爱李瓶儿,第38回写潘金莲,“见西门庆许多时不进他房里来”,难遣寂寞,十分妒忌。第39回写西门庆在潘金莲生日这天居然去“玉皇庙”为官哥“打醮”,没回来庆祝她的生日。第40回写“抱孩童瓶儿希宠”,潘金莲只能“妆丫鬟金莲市爱”,以便能从西门庆那里得到一点性爱。潘金莲当然对李瓶儿很不满了,因此她开始挑拨吴月娘与李瓶儿的关系。第51回写潘金莲对月娘说:“李瓶儿背地好不说姐姐哩!说姐姐会那等虔婆势,乔坐衙……平白对着人羞我,望着我丢脸儿。交我恼了,走到前边,把他爹赶到后边来。落后他怎的也不在后边,还到我房里来了?我两个黑夜说了一夜梯己话儿”,“说他的孩儿到明日长大了,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俺们都是饿死的数儿”.这种写法很有意思,它着重指明:李瓶儿的孩子长大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从《金瓶梅》整个故事看来它就是为受害的花家报仇之作,难道作者就是受害花家的儿子?

    李瓶儿听说潘金莲的挑拨话,说:“他左右昼夜算计的我。只是俺娘儿两个”,“终久吃他算计了一个去,才是了当。”说毕哭了。这一招没有奏效后,潘金莲又把矛头直接指向官哥。第58回写潘金莲“见西门庆夜间在李瓶儿房里歇了一夜”,“恼在心里”;“知道他孩子不好”,借故“拿大棍把那狗没高低只顾打,打的怪叫起来”;“又寻起秋菊的不是”,“扯了他衣裳”,“教春梅把他手拴住,雨点般鞭子轮起来,打的这丫头杀猪也似叫。那边官哥才合上眼儿又惊醒了”,李瓶儿“只是双手握着孩子耳朵,腮颊痛泪,敢怒而下敢言”.李瓶儿“见官哥儿吃了刘婆子药不见动静,夜间又着惊唬,一双眼只是往上吊吊的”,于是便用五十五两银子教薛姑子印经,“庙里去舍”;金莲嘲笑地说:“你孩儿若没命,休说舍经,随你把万里江山舍了也成不的”,孟玉楼也说:“他若是你的儿女,就是榔头也桩不死”.

    潘金莲终于想出一招阴毒的办法,第59回写潘金莲养了一只白狮子猫儿,又名雪狮子。会口衔汗巾子,拾扇儿。“呼之即至,挥之即去”.“每日不吃牛肝干鱼,只吃生肉半斤,调养的十分肥壮,毛内可藏一鸡蛋”.“因李瓶儿官哥儿平昔怕猫,寻常无人处,在房里用红绢裹肉,令猫扑而挝食”.终于有一天,潘金莲有计划训练的“呼之即至,挥之即去”的“雪狮子猫”发挥了作用,当它“看见官哥儿在炕上穿着红衫儿一动动的顽耍。只当平日哄喂他肉食一般”,猛然一跳,“扑将官哥儿身上,皆抓破了”,“呱的一声,倒咽了一口气,就不言语了,手脚俱风搐起来”,一切都按照潘金莲的计划实现了。所有这些情节充分表现出潘金莲是一个十分恶毒的女人,她居然连儿童也不放过。西门庆听说后,只是把雪狮子摔死,借以杀气,却不敢也不愿意动潘金莲的毫毛。因为他需要潘金莲的淫荡,他对李瓶儿的所谓爱并不真心。这样,官哥儿当然就难以避免成为妻妾斗争中的无辜牺牲品,可怜的儿童在妻妾斗争中是最倒霉的。

    不久,李瓶儿“见孩子搐的两只眼直往上吊,通不见黑眼睛珠儿”,“满眼落泪,只是不言语”;后来官哥“在他娘怀里”,“一口口搐气儿”,“那消半盏茶时”,“呜呼哀哉,断气身亡”,“只活了一年零两个月”.第60回写官哥死后,李瓶儿疼子心切,“白日里睹物伤情,如刀挖了肺腑。到晚间睡醒来……由不的泪珠往下抛。”潘金莲仍不肯罢休,反而百般称快,抖擞精神不断辱骂李瓶儿道:“贼淫妇,我只说你日头常晌午,却怎的今日也有错了的时节……” ,李瓶儿这边屋里,“分明听见,不敢声言,背地里只是掉泪”,无计可施。在潘金莲的谩骂声中,李瓶儿“着了这暗气暗恼,加之烦恼忧戚,渐渐心神恍乱,梦魂颠倒”,“一者思念孩儿,二者着了重气,把旧时病症又发起来,照旧下边经水淋漓不止”,病情日益严重。

    第61回写西门庆全家饮酒庆祝重阳令节,李瓶儿归到房中,“坐净桶,下边似尿也一般只顾流将起来,登时流的眼黑了。起来穿裙子,忽然一阵旋晕的,向前一头搭倒在地”;“搀到炕上,半日不省人事”.吃下药,“如石沉大海一般”.读者应该还能记得,李瓶儿正是在三年前的重阳令节与西门庆偷情,曾几何时,报应就来了。第62回写“四更天”李瓶儿睡下,“没半个时辰”,迎春起来看,李瓶儿已经“呜呼哀哉,断气身亡。可怜一个美色佳人,都化作一场春梦”.西门庆哭叫:“天杀了我西门庆了!姐姐你在我家三年光景,一日好日子没过,都是我坑陷了你了!”这是一点不假的,他居然在感情崩溃时说出了实话。

    从以上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李瓶儿的病是潘金莲一手造成的,这既表明了潘金莲的凶狠毒辣,也表现了李瓶儿的软弱无能和受人欺凌无依无靠的可怜情景。这是作者早就计划好了的写法,他想把李瓶儿写成软弱无能和受人欺凌的德妇,以便引起读者同情;恶人是潘金莲。早在第八回作者就用一段寓言故事作了预告。故事写潘金莲一个多月没见西门庆,托王婆把他找来,看见他手中拿了一把扇子,夺下来“迎亮处只一照,原来妇人久惯知风月中事。见扇儿多是牙咬的碎眼儿,就是那个妙人与他的扇子。不由分说,两把折了。”故事说的很清楚,潘金莲因为熟知风月中事,所以她怀疑“是哪个妙人与他的”.西门庆说:“这扇子是我一个朋友卜志道送我的,今日才拿了三日,被你扯烂了。”原来扇子是卜志道送的,他与西门庆是结拜的兄弟。如果扇子是卜志道的风月纪念品,他当然不会送给朋友,西门庆也不会乐意拿着别人的风月纪念品招摇。作者的这个写法等于告诉我们:这把扇子是卜志道的女人送给西门庆的;风月牙痕是她与西门庆通奸时咬下的;应该是她直接送给西门庆的,西门庆不好这样说,故意说是卜志道送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卜志道糊里糊涂地替妻子传送了情物,正像花子虚那样不自觉地替李瓶儿牵线搭桥,请西门庆喝酒,为他顺利地跟妻子勾搭成奸,铺了桥开了路。第十回不是说了嘛!卜志道故了,花子虚补了。卜志道的谐音是“不知道”,作者声称不知道的人应该是作者不愿明言的亲人。所以作者才不直接写卜志道的故事,让花子虚做了卜志道的替身。由此看来,花子虚的原型就是卜志道,李瓶儿就相当卜志道之妻了,潘金莲气死李瓶儿的故事情节正相当于撕扇子的故事:扇子只拿了三日就被扯烂了,李瓶儿进入西门庆家不到三年就被潘金莲害死了。三日可以暗示三年,俗话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寓言中的一日也就相当故事中的一年。作者通过撕扇子的故事情节再次把李瓶儿与卜志道联系起来,再次强调李瓶儿是作者不愿明言的亲人之一。从这些故事看,作者写作金瓶二人的写作心理和写作方法完全不同,李瓶儿始终都是作者考虑的中心,潘金莲只是害死李瓶儿的工具,是陪衬人物,主次分明,充分表现出李瓶儿的故事才是《金瓶梅》的主题故事,李瓶儿是着重要写的主题人物,女一号;潘金莲不是。

    其实,这只是作者明写的李瓶儿之死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作者想把她写作成一个忍气吞声的德妇,让她因妻妾斗争而死。从而让读者觉得她是弱者,是受害人,死的可怜,很值得同情。其实,死于妻妾斗争也是一种报应,虽然这一写法可以满足作者的写作心理和写作感情,但是重罪轻罚却让读者觉得不合理。因为读者是不会忘记李瓶儿是怎样背叛花家的,是怎样抵盗花家财产给西门庆的,是她使花家家破人亡,这些罪孽难道就不该受到报应吗?其实故事还有更深层的写法。

分享到:
上一篇:《金瓶梅》的主题人物,学会鉴别人物在故事中的主与次(2)
下一篇:《金瓶梅》的主题人物,学会鉴别人物在故事中的主与次(4)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654

点击获取验证码